|
之前大概的写过红菜薹,最近一直想说说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湖北名吃——排骨藕汤。因为是家乡风味,请允许我用些许的汉腔来写。
前两天,我老爹在家熬了排骨藕汤,我就动了写这个的念头,一哈子蛮多小时候的记忆涌出来。关于这汤,百度百科也有介绍,当中有句话就是“在湖北,煨这锅汤,用的锅,我们有的叫“煨罐”,有叫“瓦罐”、“罐子”。。。手感粗糙的陶土制成,有的用了一代又一代,经久耐烧。煨汤的火,最好的是蜂窝煤炉,要火大,就把风门打开,汤开了,就关小风门,一锅汤晚上煨上,到第二天早上起来,用一碗藕汤过早,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你舒坦。”
很庆幸,天津也有藕,而且还蛮多粉藕,其实我是一个更偏向于脆藕的人,或者说叫煨不烂的藕我也是蛮喜欢的。排骨汤可以给海带、萝卜、藕,各是各的味,以前我好像更偏向于海带煨,但是现在好像最爱藕汤了,汤甜min了的,下点个河粉啊或者煮点汤饭啊,都蛮好吃,就是单喝汤,也润心润肺啊。
好像广东人叫煲汤、北方人叫熬汤,不知道煨汤是不是湖北特有的说法或者说是做法。记得小时候,屋里都是生的蜂窝煤的炉子,用“吊子”煨汤。我也不记得吊子是陶的还是什么的 ,其实感觉有点像铁,反正不知道。用煤炉子基本上都是小火慢慢熬,蛮少听哪个说有煤气炉子煨汤的。后来有一段时间,很风靡“依立”紫砂锅,应该算是煨汤神器之一了。再后来电压力锅、电饭锅,好像也冇得那多讲究了。但是吊子煨汤的味道,应该还是最正的。
印象中,武汉人过年到哪个屋里去拜年,不管早上、下午吃了饭冒,一定要热碗汤招待,这是礼性。记得小时候,到奶奶家拜年,坐一哈子就是喝汤,还一定是排骨藕汤,外面走冷了的,一碗汤下去,从嘴巴到心里,都是舒服的,那真的是蛮xufu。
在塘沽吃过荆楚人家、太子酒轩、太子江南菜、原来的简朴寨现在应该是九头鸟等湖北菜馆,基本上都点过排骨藕汤,但是都差点味,或者说加了东西的。怎么说呢,不知道是后来兑了水的,还是味精什么调料加多了。起码在我的印象中,是最后加胡椒啊,看喜好少加的味精和葱,什么都不加也是可以的,但是千万莫煨好了兑水。一家人围着,像火锅一样,汤喝完了,也是添原汤进来。
这样东西,真的是家里的味道最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