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交通问题还真不是修几座桥,加几个信号灯那么简单。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单位道路面积所承载的车辆数,如果这个指标居高不下,什么办法都I是浮云。生态城交通有几个特点,一是道路断面窄,路口多,这种设计理念是参考发达国家窄路密网的设计思路,但前提是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公共交通优先,显然,现在生态城现阶段做不到。第二,是出口少,连接市区及新区主要是开发区方向的出口较少,有效出口两个。三是车流流向潮汐式明显,早上都是出城车辆,晚上都是进城车辆,且时间段集中。四是生态城承担了一部分汉沽、芦台过境车辆的车流压力。以上是从道路角度分析,那么从拥堵的根源上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居民基本上工作地点为开发区或市区,出行距离较远。而是生态城区域内产业未形成规模,尤其是竞争力强的产业,导致区域内就业人数较少。三是新区整体大的交通规划不完善。那么是不是交通问题就没法解决?我个人认为,实事求是讲短期内无望!!!修一座连接开发区的桥,治标不治本。真正彻底的解决必修着眼于解决公共交通体系。为啥说是体系不是一个领域?首先说区外,Z4与B1建成通车,洞庭路小轻轨延伸到生态城连接汉沽,生态城区域内有轨电车建成并与Z4、B1实现无缝换乘,区内免费公交做补充。真到这个程度,老百姓可以领着孩子不行三五分钟就近入学,换乘轨道交通上班,极大缓解生态城区内私家车拥堵。但是这一天何其遥远?生态城现阶段建成区不过8个平方公里,拥堵程度已然如此,还别说150平方,就是合作区30平方公里建成,车辆数增加4倍,如何出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