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夜里这一次, 已经是老房第四次私信我们要聊一聊了。
他说他就想跟我们吐吐槽, 跟粉丝们吐吐槽。 他说他的买房经历可以作为教材了 ——反面的。
老 房 故 事
一 老房今年刚跨过37岁的门槛。 现住在塘沽, 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小区。
刚结婚的时候,他跟媳妇都是刚入职的新人,手里没多少存款,也不想给家里添太多麻烦,就在能接受的总价内买下了这个房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刚需房,不讲究!
只要能有个自己的房子。
可是才几年,整个小区的问题就开始显现。小区停车位不够,道路两边总是停满车,进出费劲;群租房多,流动人口密集,邻居素质参差不齐;小区门外摊贩聚集,一到夏天成了烧烤一条街,不敢开窗…… 眼看着远在老家黑龙江的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而自己的“二娃”也已经提上日程, 老房终于决定要换房了!
二
老房现在是一家外企的部门主管,年收入可观。他以为自己可以摆脱第一次买房时因为缺钱的“局促不安”了,没想到,在不差钱的现实里,还有更大的焦虑感难以摆脱。
既然是改善购房,在如今紧绷的市场环境里,这很有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出手。 这套房,有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的住处,就是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地方,也是老人安度晚年的居所。 说严重点,这套房,简直就是他未来生活的“指南针”!
改善房,绝不将就!
这样一想,地段、开发商选择、配套、物业、公共服务配套,哪样都得纳入考虑。小区车位是否充足、小区绿化园林是否宜人、小区活动场所是否完备、小区是否有医疗服务、小区是否是学区房…… 老房说,他这次选房的标准其实很简单,不投资房产,只投资生活! 要选一个自然环境、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和未来发展都好的区域。他不需要这套房子在短期内带来直观的收益,但是需要它能提高生活质量,让心境更开阔,起到给生活和工作减压的目的。 除了豪华别墅不考虑外,中高端价位的洋房和小别墅都在可以购买的范围内。
三
有钱又有目标,在老房看来,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潇洒”的买房经历。不过排卡摇号的第一个项目就给了他当头一闷棍,而且还闷的不轻。 去年夏天,老房在生态城一个十分出名的大项目上排了洋房的卡,他清楚记得开盘摇号的那个闹心的上午是一个大热天,他和100多位购房者挤在售楼大厅里等待摇号。 可是没过多久,本来好好的一场摇号突然被叫停了,现场一位开发商老总甩下一句“接上级通知,暂停摇号,什么时候再摇尚不确定”,就消失在了售楼处走廊的尽头,将包括老房在内“炸了锅”的购房者们抛在身后。 当天,任凭购房者们怎么“折腾”,公司老总们再也没有出现。
四
几天后,老房托关系退回了定金。他将这次教训总结为:对开发商的底细了解不充分,出手太冒失!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他各种查网站、找中介、看现场,慢慢地发现了一个规律: 网站上面, 谁做广告谁就是最好的; 中介口中, 只有他代理的项目是最好的; 去售楼处看现场, 没有哪一个项目是不好的。
越看越乱,越琢磨越懵,一点门道都摸不着,还不如不看!
五
后来,在一位中介朋友的推荐下,他把目标又瞄向了二手房。 去年10月份,他去北塘看了一套位于一楼的二手房,三室两厅,外面还有个小院,都挺满意。但就在他打电话跟媳妇商量的时候,另一个来看房的人当场就拍了8万定金。带着这个“噩耗”打车回公司的老房在路上跟司机吐槽,说自己倒霉,司机安慰了他几句。 “也别太上火,慢慢找,好房子还是有。就像我前几天陪朋友去看了旅游区的一个项目还不错,你有时间再多转转。”也不知道是司机的安慰起了作用,还是被刚刚的事儿“刺激”了,老房当时就大手一挥, “走,掉头去旅游区!”
六
老房回想起去看房的场景,兴奋异常,“哎,都说爱情有一见钟情,我觉得买房也得靠一见钟情。你一看,就跟想象中的一样。” 现场销售是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的斯文小伙子,他悄声告诉老房,现在这里的房子很抢手,光靠摇号肯定没戏,如果老房确实想买的话可以先交15万“排卡费”,他能保证百分之百买上房。 老房和媳妇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蹭蹭上涨的房价,把这15万平摊到每平方米上也没多多少钱,还是下手买吧。 于是,去年10月底,老房交了一笔3万元的“定金”。可自那之后,这个项目一下子变得消停了。他几乎隔三差五就打个电话给“黑框眼镜”,电话那边的回复一直是“再等等,很快就会开盘。” 有“意向金”压在人家那,老房无奈只能选择等下去,而打了“鸡血”的房价却没有等他。他手里的钱在去年年初还能买套像样的别墅,现在只能挑个一般般的洋房了。 一直到6月6号夜里,也就是老房“私信”我的前一个小时,他接到了“黑框眼镜”的电话,说因为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后门都被堵死了,所有交了“意向金”的人依然需要摇号,能不能买上听天由命。 听天由命?老房说,还亏他姓“房”,但买房子的“命”还真不顺。手里拿着200万现金,转悠了一整年,居然连个合心意的房子都买不着!
来源:滨海楼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