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广州地区曾经出现过一种特殊“纸张”绘制的画作,称作“通草画”。通草画是一种绘制于通草片上的外销水彩画,通草做“纸”成本低,上色容易,表现力强,经久鲜艳,其采用了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了中国的本土风情。当时到访中国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完整地带回本国,因此外销通草画深受西方人喜爱。
馆藏通草画《茶叶生茶、制作、销售》 国家海洋博物馆馆藏的这套清晚期“茶叶生产、制作、销售图”通草画,详细描绘了茶叶从种植、浇水、采摘、筛选、烘制、包装、搬运、销售等一系列程序。景物画面细腻清晰,人物景观细致入微,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劳动场景。从多幅画作中均可以发现,茶箱上标记有茶的品种,主要为古劳、小种、玉女峰。其中古劳茶的产区是广州,而小种茶与玉女峰茶则是源于福建地区。这些不同茶区的外销茶叶,汇集于清廷当时指定的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广州。
当时,广州口岸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商船,同时也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外销品。这些有关茶叶题材的外销通草画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当时茶叶外销贸易的繁荣,而对外贸易的繁荣又促进了茶叶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如通草画中记录的那样,茶叶生产、制作行业以家庭作坊的模式蓬勃发展,家中的老弱妇孺纷纷参与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当中。
馆藏通草画《茶叶种植》 这些生动翔实的通草画曾经作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市井文化的窗口,今天我们将这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品重新整理研究,一幅幅反映清末社会生活的历史长卷在半遮半掩中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
来源:国家海洋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