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上午,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2016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到会人员包括生态城管委会各级领导和新加坡政府和其它机构要员。
生态城2016年工作思路
聚焦“头羊”项目 夯实支柱产业
抓重点、亮点、突破点。聚焦“头羊”,牢牢锁定五大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优先匹配政策、资源,开展精准招商,争取每个产业都有“头羊”落户。在商业配套上,着力引进大型城市综合体;在滨海旅游产业上,瞄准知名的大型旅游品牌。
抓服务。开展“全程、全员、全新”服务。从项目接洽、谈判、落户、投资到运营,全过程做到专人服务。全体干部员工,包括驻区单位,都有服务企业的责任。开展全新服务,生态城的很多企业都是新业态,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政策诉求,都跟传统企业不一样,需要加强学习,转变思路,量体裁衣,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实施精品工程 雕琢“大美”生态城
确定2016年度10个精品产业项目、10个精品住宅项目、10个精品公建项目、10个精品基础设施项目,认认真真抓好规划设计,强化全过程管理、全绩效考核。设立“优质工程”奖,调动建设单位积极性,集中打造一批精品。继续狠抓空气质量,形成常态化的多部门联防联动机制,始终保持在全市的领先位置。确保污水厂稳定运行,加快中水厂建成投用,建立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四位一体”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重点绿化项目建设,包括:中新友好公园、遗鸥公园、甘露溪公园、中部片区生态谷、蓟运河堤岸等,不断提升设计、建设、养管水平,把一个“大绿”的生态城,变成一个“大美”的生态城。
“高配”民计民生 深化心灵工程
今年要新开办1个中学、2个小学、4个幼儿园,实现2个社区中心、1个医院建成开业,加快完善公共配套环境。
继续巩固品牌教育优势。落实好三年教育计划,做到开学一批、建设一批、签约一批。推动南开中学、滨海小外三部、厦门小金星幼儿园按时开学,加快推动北师大附属学校、华夏未来和4个幼儿园建设,着力引进全国知名的办学实体,初步实现“名校云集”。
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第一、第二社区中心及新加坡商品城、东盟商业中心建成投用。加快宜禾汇、季景新城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商业氛围。实现医院开业运营,推进与新加坡在医院管理、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配合新区推动Z4 线建设,实现小轻轨开工,让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推进“心灵工程”建设。借鉴新加坡经验,通过健全的法规、到位的管理和群众的监督,建设“一个守规矩的城市”。加快居民诚信体系建设,开发信用评分系统和诚信记录数据库,建设“一个讲信用的城市”。大力培育绿色文化,宣传推广《居民绿色行动指南》,创建“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普及“参与、奉献、互助、共享、责任”的价值理念,建设“一个有内涵的城市”。
落实智慧工程 提速管理创新 紧紧围绕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行政管理、投融资、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创新,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深化行政管理创新。推进行政审批提速,要加快完善网上大厅,继续增加网上审批事项,实现从登记、立项、规划、环评、能评、施工到验收手续的全流程网上办理。
深化城市管理创新。统一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体系,落实发展规划,探索建立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快智慧中心、电子公民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工程”,让管理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阳光。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建立社区纠纷调解机制,建立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律师等组成的调解小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完善社区法律服务平台,创建法治社区。
深化“软件”交流 升级中新合作 落实三年合作计划。去年已签约的重点项目,包括:中新友好公园、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图书档案馆、新加坡商品城等。精心准备今年拟签约项目,确保质量。谋划储备新的合作项目,做到重点项目源源不断,合作成果不断涌现。
深化“软件”交流。统筹推进学习新加坡典型经验,着力强化应用实践,切实把新加坡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生态城的规划、建设、管理中来。推动成立中新联合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外部智囊的参谋作用,用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标准,打造国际化的生态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