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自行车虽小,却是事关万家出行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民生考题”。生态城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组织社会工作部、建设局、消防救援大队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人防+技防”举措,构建起一张覆盖面广、高效有序的安全网。 ![]()
针对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治理难题,生态城各社区建立车辆信息台账,将每辆车的车主信息、购买时间、电池使用情况、充电习惯、停放场所、小区网格员等10项信息登记在册。 一旦社区发现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可结合台账信息快速找到车主,立即整改,实现“见人知车、见车知主”的精细化管理。 ![]()
![]()
![]()
为了确保信息全、数据准,生态城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和楼门长、商圈网格员、党员群众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日常走访和持续摸排,动态更新电动车台账信息,让民生数据“活”起来。 截至目前,生态城全域已登记电动自行车超过11400辆,为从源头防范电动车火灾、失窃等安全隐患夯实数据基础。 ![]()
在确保“底数清”的同时,生态城还持续推进电梯智能化改造,通过安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车进楼入户,降低社区火灾隐患。 ![]()
该系统配备了监控设备,通过高清摄像头能自动识别电动车,一旦发现有电动车进入电梯,会启动语音警告,并控制电梯无法关门、停止运行,以技防“组合拳”确保电动车“充电不上楼”。 截至目前,生态城各小区已安装电梯阻车系统3402个,覆盖率达98%以上(部分低密度小区无加装需求),11层以上高层住宅实现全覆盖。 ![]()
拒绝电动车进楼,既要有“堵”的力度,也要有“疏”的温度。 充电更方便——以建设电动车充电驿站为抓手,采用有自动断电、漏电保护功能的新型智能充电系统,并配备自动灭火器,为电动车充电安全上了多重“保护锁”。同时,车棚内的视频实时接入小区监控室,方便物业人员及时监测并处理紧急情况。 ![]()
对于现有旧车棚,生态城也加快提升改造,提高整体安全指数。目前,区域内累计建成电动车棚607个,布设充电插头8300个,较好满足了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 收费更规范——积极开展“一费一码”智慧监管,制定发布《价格行为合规指引》,指导充电桩运营单位清楚标示充电电价、服务费项目与收费标准,让居民“明白充电”。 ![]()
规划更超前——将充电车棚纳入规划建设标准,按照规划户数合理配备车棚数量,避免后期选址难问题。 ![]()
从安全科普到志愿巡逻,从案例警示到消防演练,一项项贴近居民的治理举措,营造出“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治理”的浓厚氛围。 ![]()
▲所有小区划分为177个网格,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
▲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提高科学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广泛宣传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常识和违规使用警示案例,并公布举报电话,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护网”。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