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旅品致鸿熙 中加生态示范区木汐海岸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3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德国生态村

[复制链接]
     

1083

主题

680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4:5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不是被胶片记录下来,人们恐怕很难相信,在距离德国首都柏林仅200公里的阿尔特马克(Altmark)镇,真的有一群人在过着原始而质朴的低碳生活——在“七棵椴树”生态村落里,120名居民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自发聚集,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2007年,导演安迪·斯蒂格美(Andi Stiglmayr)将村民中一支“99俱乐部”成员们的生活细节、交流与争论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纪录片《人-梦想-实际行动》。
今年12月的一个周末,中国观众终于在“天线·歌德版”放映活动中看到这部纪录片。而通过Skype连线,观众与3位“七棵椴树”的村民实现了实时交流,也由此了解到一种让人倍感新鲜的低碳生活模式。
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与一些受到政府支持从而建设起来的生态村项目不同,“七棵椴树”的建立完全源于村民们自己的力量。120名居民联合买下土地的产权,并在这片土壤上共同劳作。在纪录片拍摄之前,为了收集材料,制作人迈克·伍福(Michael Wurfel)在“七棵椴树”生活了4个月。然而当影片拍摄完成之后,迈克决定,继续留在这里。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迈克?或许从这部纪录片中,观众们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影片从希尔克和她的伴侣马丁的一天开始。两人的相识缘于“生态”。几年前,希尔克作为德国的生态代表之一参加讨论,在那次讨论中,她认识了马丁,继而认定他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
与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齐头并进的,是朴实到乏味的日常生活。马丁的一日之晨从冲凉开始。淋浴室位于室外,处在灌木环绕之中。由此带来的凛冽感觉,马丁早已适应。希尔克则坦然承认,她还没能适应每日起床后的刺骨寒冷。为了降低碳排量,希尔克居住的屋子采用木头取火而不是传统的木炭,这也让冬天的早晨格外难熬。
这些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全都在希尔克和她的朋友的预想中。“重要的不是我们面对什么困难,而是我们的实际行动。”这句口号是“七棵椴树”生态村村民们的信条。
村民的努力处处可见。为了实现绿色生活,每座房屋的碳排放需要整体降低超过80%。这个听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实现。
房屋用砖块和黏土搭建,不仅环保更有保温效果。“我们有自己的道路、水源和排水系统,”一位村民介绍道,“但是在建造房屋的时候,这些排水系统都需要审批。谢天谢地,那些公务员还不是那么不开通。”
大多数时候,村民都留在村落里。村里有公共的食堂,自己种植的土豆是饮食的主要原料。有时候,希尔克也会离开村庄去柏林。前往首都的路程有200多公里,希尔克不依靠任何交通工具,完全骑着自己组装的自行车前往。
“七棵椴树”村的总面积有81公顷,其中44公顷被森林覆盖着,另有26公顷是农田。这些农田全部由村民们自己耕种。当然,他们也有帮手。两个得力的好帮手是希尔克喂养的两匹马。
“马与我们过着同样的生活。”希尔克一再强调人与动物的平等。在生态村村民的概念里,动物并不是用来奴役的。甚至当初启用这两匹马耕地时,村民间也产生了分歧。不过作为人们的劳动伙伴,这两匹马的加入最终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99俱乐部”的聚合不仅是因为生活方式的相似,成员们更向往的是理念的默契与精神上的交流。除了共同劳动之外,成员们还会约定固定日子聚集一处,相互交流日常的生活与想法。
对于生态村的未来,每位成员也都有不同的设想。目前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并非来自物质生活,而是“怎样做出集体决策”。
“放下我们各自的理想,我们互相交谈。”这是一位老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一部分。在村民们看来,人与人之间充分、平等的对话,乃至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充实的交流,这是生态物质生活之外,大家更为追求的。
“生态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生态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在丹麦兴起的“合作居住”运动。
1991年,丹麦学者罗伯特·吉尔曼(Robert Gilman)正式提出了“生态村”的概念。这种运用系统工程规划整个生存环境的方法,堪称对生存方式的整体大改造。
其实早在这一概念诞生之前,一些具体的尝试已经开展。除了北欧的丹麦、瑞典等国,德国也被认为是最早进行“生态村”实践的国家。1989年,在德国的海德堡,一群来自《环保村落信息》杂志的人们开始聚集起来,并通过广告寻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1993年,一个临时筹建“项目中心”在斯德索(Stresow)村建立起来。也就是在那一年,爱娃(Eva Stützel)加入进来。
人们花了4年时间寻找合适的项目区域。终于,在1997年,他们找到了阿尔特马克镇。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致力于生态村建设的人联合起来。他们买下了这里方圆77公顷的土地(2008年增加到81公顷),决定在这里盖建生态房屋、劳动耕作。
村落名字的来历颇为有趣。地产主人向他们展示了这里的旧年风光照,照片里有七棵高大的椴树——在德国民间文化中,椴树被认为代表着“齐心协力的力量”。大家觉得这象征着好彩头,于是便采用“七棵椴树”作为生态村的名字。
“我参与了生态村的整个建设过程,与大家一起工作劳动。”居住时间最长的爱娃这样表示。历经超过10年的建设,“七棵椴树”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不仅房屋、道路修缮有致,就连完整的经济链条也运转起来。
与消费主义主导的社会经济不同,生态村居民们所需的食品完全靠自己耕种,仅仅需要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的程度。在村落里,不同的社会团体分区居住。各个团体间会借由一些活动保持定期交流,有时是露天娱乐活动,有时是组成乐队自娱自乐,有时是聚餐闲聊。
外界对生态村的生活充满好奇。每年一度的开放日,总会有络绎不绝的邻近城镇居民来“七棵椴树”参观。“这与我想的不太一样,”一位前来参观的女士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里太单调了,少了点颜色。”另一位男士则担心这里的生活太简朴了:“得天生适应(这种生活)才行吧。”
据爱娃介绍,每年都有很多人希望搬入生态村生活。但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申请者,才能如愿入住。虽然在此生活要面临很多的挑战,但大部分的村民都逐步适应了这种绿色的生活方式。
“当然,十几年来,也有一些人先后离开了‘七棵椴树’。”女居民戈碧(Gabi Bott)介绍说,“有一些人觉得这里不太符合他们的想象,有一些人则想出去工作几年再回来。”在“七棵椴树”,无论是新成员的加入还是旧居民的离开,都会有特定的仪式举行。这也是生态村倡导的人与人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整个村落中生活着120名村民,而其中有1/3是孩子。这些孩子的去留与未来也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儿童应作为一个完整人格来尊重。”爱娃表示,这些孩子的未来由他们自己选择,“如果他们选择学习音乐或其他,我们会送他们去附近城镇的学校。”
事实上,除了“七棵椴树”之外,类似的生态村样本在德国还有不少。位于汉堡的伯拉姆费尔德生态村,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援助下建设完成,这也是德国最早建成的生态村之一。而在泰国、印度乃至世界各地,同样的实践亦在进行。“现在,生态村的文化在其他文化中也被认可和推广,不同国家的生态村之间还会不定期进行交流与体验。”爱娃说。
虽然生态村的模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然而直到今天,这一绿色生活方式仍不失先锋感与激进色彩。爱娃强调,虽然他们选择了生态村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并不建议所有人都搬到农村去,“即便在城市生活,内心的状态也是可以改变的。在城市中也可以试着让生活过得更环保。只要有发自内心的改变,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路径,在自己过得好的基础上也让别人过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