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个人跳舞 于 2016-6-14 15:08 编辑
(后附行程路线和注意事项) 历史悠久的北京曾是五朝都城,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最早建都于此,称为燕都或燕京。此后很多朝代都把它作为都城或是要镇。 深藏在我心里的帝都,是一个充满历史的神秘味道的地方。 之前几次入京,不过在游人众多的景点走马观花了几番,总觉得还差些什么。所以,趁着六月还不算骄的太阳,又偶得浮生两日闲暇,我再次踏上北去的列车,寻其“芳踪”。 第一站: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它有常规性展览和一些临时性的专题展。常规性展览以时间为序,从人类起源一直到元明清时代,分诸多展厅展示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内容。很多我曾从历史教科书中看到的图片一下子活生生的“变成”实物展现在眼前,真是让人惊喜。我“贪婪”的看着、走着,突然发现,我们的祖先们对动物似乎有着无比的亲切感: 此外,有些大个头的展品也非常吸引人。超大的形体和精美的纹饰不能不让人由衷的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
(这个是古代的“冰箱”。其外表的花纹繁复而精美。)
(这个是超大的青铜面具。我直接就想到了兰陵王~~)
前阵子我正好在讲文字的变迁,所以也不由得关注了一下这些古老的符号: 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但我却觉得,再美好精妙的描述和摄影技术也无法与亲眼所见相提并论。 非常喜欢旅游卫视的一句话:身未动,心已远。还有不知谁说的那句:身体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生命如此短暂,在漫漫人类长河中不过如沧海一粟。我做不了其中闪耀的星星,只能尽力让自己的人生丰富些、再丰富些。等到我老得走不动了,可以看着照片回想曾经。
第二站:798艺术园区。
798是一片区域的总称,据说曾经是一片化工厂,如今则成了北京艺术青年们聚集的地方。听说有不定期的各种艺术展,所以最好提前在网上查好了再去。好在我不是艺术青年,可以任性的随便走走……
道路两旁不时可以看见大片的涂鸦:
艺术展并不多,但或许是因为我走的不对吧。
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蜂巢”的一些画作:
据说更加值得一看的是“UCCA尤伦斯”,我没有进去看,深感遗憾。
有很多路边的“风景”, 我只拍了一点点,懒了~:
798中有很多装修的很有风味的小店,坐一坐、喝杯饮料也是不错的选择呢。只是我逛过博物馆以后累得不行,连拍照都懒怠了。亲们感兴趣的话自己去体会吧。
第三站:南锣鼓巷。 有人评价南锣鼓巷曾是最有老北京味道的一条街,只是如今已经“烂大街”了,被密密麻麻的“特色小店”掩盖了北京胡同应有的味道。我想这大概是所有地方出名的街道的“宿命”,就像天津的古文化街,重庆的磁器口。但总还是会有些不一样的吧?所以我还是来了,被那些“烟袋斜街”“菊儿胡同”之类的地名吸引,并且带着一丝暗暗的期许。更何况——亲口吃过榴莲你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闻着臭吃着香”不是? 这里果然还是有惊喜的。看这些可爱的招牌: 鲜花绿丛掩映下的小店少了几分熙熙攘攘的人群带来的纷杂,给炎炎夏日中疲惫的旅人一丝莫名的安慰: 清晨的南锣鼓巷褪去伪装,伴着京味的“您起来啦”和骑单车去上学、上班或是买早点的北京人的身影显出了另一番景象:
(据说与一个古老的当铺有关。只是在熙来攘往的时候,我根本没发现它。)
八点多,大多数店铺还没有开门。我踱到朋友提过的一家小店——窝儿:
(这是一家咖啡店兼酒馆。)
(看到“黑板”上的字了么?“吃是为了肉体,喝是为了灵魂。”)
(悠然的在“窝儿”里吃一餐喷香的卤肉饭,舒缓了旅途的疲惫,给新的一天增添了能量。)
第四站:后海。 后海是什刹海的一部分。想要感受后海的风情是必须晚上来的。一条水隔出了两岸,岸边的房子不用说自然是古色古香的,里面“展示”的却是火爆的现代生活——后海是北京著名的酒吧街:
(据说是参加过好声音的歌手。不过我很少看电视,不认识。)
(新疆歌手。少数不“拉客”的酒吧,适合静静的听歌、聊天。)
发了图片到朋友圈,没有文字说明,却有不少人立刻认出了图片上的地方——“呦,跑后海玩去了”“选的地方很‘正’啊”……孤陋的我却是在这次去北京前才从网上知道后海的,惭愧呀~ 后海除了灯红酒绿,还有些其他的: (一个夜幕中拉小提琴的姑娘) (一个画简笔画卖的老太太——10元一张。) (一个,哦,不,是两个卖照片换路费的外国姑娘) 第五站:北海 北海 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 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园中的那千顷碧波就是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面说的“太液池”。泛舟池上,凉风习习,完全忘记了是身在夏日。古人还真是会享受啊~而我光顾享受了,一张照片也没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