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从区科技局获悉,滨海新区新型研发机构“标杆”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交出2022年科技创新高质量“答卷”。去年,清华电子院企业孵化阵营不断壮大,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持续聚集,“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成果转化基地”的定位和优势愈发凸显。截至2022年底,清华电子院在津孵化聚集科技企业数量已突破120家。
孵化工作成效显著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目前,清华电子院已累计培育天津市“专精特新”种子/中小企业2家、瞪羚企业4家、雏鹰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2022年,清华电子院及孵化聚集企业的当年营收约2亿元,在津新增注册资本1.17亿元,项目累计融资超过1.14亿元。除此之外,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的光电芯片产线项目(华慧芯二期)厂房也于去年正式竣工,正式投产后可年产光电子芯片3600万颗,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平台建设提速 据介绍,作为清华电子院成果转化、产业化及应用研发的重要支撑载体,过去一年,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电子综合检测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医工转化创新中心、新一代融合通信及智慧城市创新中心、先进科技创新中心6大“技术+应用”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
目前,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已建立100余人的技术服务团队,FIB、EBL工艺能力已达到世界级水平,累计服务客户达500余家,承接光电工艺服务近3000单。同时,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和电子综合检测中心作为清华大学电磁与微纳测试开放实验室的异地实验室,积极配合推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等单位对实验室的认可工作,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这使得清华电子院应用平台资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平台承接大项目的能力日益增强。
发挥优势解决技术难题
据悉,清华电子院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成果转化的专职机构,一直积极参与“顶天立地”科研工作。2022年,清华电子院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研发的“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关键制备工艺及应用”项目通过由7位院士组成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并获得了2022年度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完成公示)。
此外,清华电子院也作为共建单位获批筹建“天津市微纳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将围绕微纳光电子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并且与行业龙头企业招商新智及孵化企业见合八方联合共建光融合智能感知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深耕光融合智能感知行业应用技术,推动交通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
人才引育活力凸显
在人才引育方面,近年来,清华电子院全面提高人才引育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截至2022年,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联合培养清华大学创新创业工程硕士达142名,2022年新增30名;累计引进培育博士后7名(已出站3名),新增引进博士后2名,其中1名博士后在2022年入选天津市滨海新区青年英才培育计划。
去年,清华电子院成果转化专职团队中有1人获评“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认定为“滨海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类)”,1人入选“2022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单-天津U30”……基于人才工作取得的亮眼成绩,清华电子院在去年再度评为“生态城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金融赋能力度持续强化
据清华电子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通过与红杉资本、蚂蚁金服等头部创投机构合作,吸引了不少优秀社会资本加入电子院资本服务体系,并成立了多只聚焦芯片、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新材料等硬科技赛道,专注早期科创项目投资的产业基金,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初创项目的融资难题。目前,与电子院合作的基金规模已超过12亿元,截至2022年,合作基金共投资项目87个,投资金额共计5.37亿元,对科创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滨海新区出台《关于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改革指导意见》以来,区科技局积极推动以清华电子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改革创新发展,并印发支持清华电子院改革的相关实施方案,加快助推清华电子院建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四位一体”运行机制,打造契合产业发展、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如今,清华电子院已在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书写下了科技创新的“新篇章”与高校科研成果孵化转化的“高分卷”。
来源:津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