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小外,你是否该反思?
仰慕着名校的光环,将孩子送到滨海小外,作为家长,曾经是那么的充满期望,为孩子能到名校上学感到高兴。转眼一年多过去了,经历过数不清的为作业困扰的夜晚,我认识到一个浅显的道理,名校不是盖出来的,虽然我们的滨海小外号称投资数亿,虽然我们的硬件条件堪称一流,但这些仅仅是物质的堆积,跟教学水平没有半毛钱关系。
记得在某次家长会上,校领导曾说过,滨海小外复制市里小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听起来让人振奋,感觉孩子离市里小外似乎并不遥远。然而,滨海小外先进在哪里呢?我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只能从孩子身上的表现加以判断:英语课时增加了,用上外国进口教材了,要学二外了,自习课没有了,寒冷的冬天跑操不允许穿外套,外套颜色规定了标准,没有午休。。。。。。
也许我偏激,列举的都是些琐碎不重要的东西,但是,作为家长我只能从孩子的表现来判断学校教育的优劣。孩子在外语上的时间明显增加了,占了作业时间的绝大部分;使用进口教材,貌似高大上,但参加国内应试制度下的选拔,优势又在哪里?当然,你可以说知识无国界,孩子学不好跟用哪国教材无关;孩子学二外了,我常常想,一个初中学校,不是外国语大学,孩子早早地接触二外有必要吗?将来有多少孩子会从事与外语有关的工作?午休时间被上课代替了,孩子们更加疲惫了,这学期刚开学孩子曾经说过有一点午休时间,但是不久就被占用了,如果你是个脑力劳动者,8-9个小时连轴转,你的效率会高吗?你回家会不疲惫吗?孩子们回家后还要面对一大堆的作业要写,可想而知,孩子们有多疲惫。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会休息的士兵才更具有战斗力,这个道理不难懂;也许因为我的中学不是名校,我记得每天都会有1-2节自习课,用于学生自己巩固消化一下当天所学,不会的还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写写作业,滨海小外的课程表里没有自习课,他们被填鸭式地灌输,回家后才能消化,在校时间学习效果极差;寒冷的冬天跑操不允许穿外套,我告诉孩子毛主席曾经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学校是为锻炼你们,但是,我同时也在想,冬天忽热忽冷容易感冒,这个道理不难懂,冻病了,感冒了,耽误课,值不值?如果想学生强健体魄,可以增加体育课活动量,为啥用孩子们单薄的衣衫裹着身体去与老天斗,这样也其乐无穷吗?
也许我的孩子天生愚笨,不适应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革命年代,我们就认识到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今天的滨海小外,我们一定要复制别人的办学理念吗?我们的生源质量一般、教师过于年轻、教学没有传承、缺少底蕴,即便把名校理念复制过来,能达到预期效果吗?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跨国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确实好,但是可能不适合一个乡镇小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法,少做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吗?
再看我们滨海小外的老师,学历高,年轻,毋庸置疑,这都是优势,长处。但是也存在弊端,他们多是独生子,也许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却要给充满叛逆的孩子为人师表,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和影响孩子?学校师资力量配备上缺乏老中青的传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有办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循循善诱,才能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校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从孩子们的表现看,学校这方面是欠缺的。
或许是名校办学必须要多留作业的要求所致,亦或是年轻的老师们不想精选作业引起,孩子们的作业很多,经常要写到很晚,每天晚上,总是替孩子捏把汗,生怕哪天冒出个抄写罚写的奇葩作业,要把孩子们折磨到下半夜才能写完。留的作业多不一定就好,留的作业质量更重要,孩子们经常被罚抄写课文10遍(有时还要抄上中文),机械地抄写是无济于事的,把学生变成了抄写苦力,把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变得对立,孩子们也有判断标准的。还有查词典抄音标抄词义的作业,还有读课外短文整理生词的作业,也许我少读书,见识短,才对这样有量而无质的这难以接受,建筑业有句话叫多用钢筋,少费脑筋,高学历高智商的头脑布置出这样的作业真是大材小用了啊。
因作业多孩子们睡眠不足,加上午休被剥夺,上课睡觉变得司空见惯,某位业内人士讲,上课时间,从教室外望过去,睡到一片啊,也许夸张了一点,但课堂听课效果差,效率低是事实,孩子曾经戏谑地跟我描绘过课堂上的种种乱象,我听后愕然。
滨海小外已经5岁了,作为生态城的一所名校,人们对她寄予厚望,我也希望滨海小外能够反思一下,调整一下,不要让人们失望。我羡慕那些5年甚至10年后入学的孩子,他们将不再是小白鼠,那时,滨海小外可能已有符合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队伍也将是老中青传承,底蕴丰厚。我衷心希望滨海小外能够真正成为一所名校。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难免偏颇,但是看到孩子们的生活,作为家长,想替孩子们呐喊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