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半岛观邸宜禾第15盘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26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授权】唐洪祥:我家四姑之三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355

帖子

14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22:55:51 | 只看该作者 |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姑家所在的农村位于天津东北部与唐山毗邻处,这里沟壑纵横,水泊密布,大片大片丛生的芦苇高大挺拔,每年出产的上乘芦苇,是河北、山东、东北一带农村盖房子的必备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四姑家靠着走街串巷卖点土特产,攒下些家底,考虑到当时的运输工具缺乏,本地产的芦苇又有大量的客源,加之国家正大力扶持个体经济,两口子一拍即合,拿出所有的家底儿,又找亲戚们东挪西借,一口气儿买下两辆半挂车,风风火火地操持起了跑货运的生意。四姑主内当起了家里掌柜的,负责派活和收费,姑父和两个表兄弟开车负责拉活跑运输。每年初冬至次年清明前后,是拉苇子回家盖房的好时节,这段时间,来四姑家等运输的老客络绎不绝,两辆大挂车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大挂车往返一次至少需要两三天,排队等车一等好几天也是家常便饭。老客们在这里举目无亲,又用车拉活心切,时间长了,吃喝便都在四姑家里解决。四姑心肠好,怕老客们住不好,还专门盖起新房来让他们住,自己和老伴却住在十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四姑为人朴素大方,家里人吃什么就给老客们吃什么,从没收过人家的吃住钱。由于这里是水乡,又离海边较近,每顿饭餐桌上都少不了鱼虾,老客们常常念叨,这比在家里吃得还好。有的人为了能早点用到车,还时不时地送来些家乡土特产,求四姑加个塞儿。四姑面对老客们的盛情,理解他们回家盖房急切的心情,尽力分轻重缓急安排好车次和时间,还顺便给他们回敬些海边的特产,作为礼尚往来。每一次四姑收了老客们买芦苇的钱,胡乱往枕头下一塞,从不提防这些客人,老客们回到家乡后,纷纷称赞四姑心眼好,待客热情,久而久之,四姑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在乡里一度小有名气。

但是,人生总是起起落落的,四姑更是命运多舛,一场突如其来的不幸打破了她蒸蒸日上的生活。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四姑父和他的大儿子忙碌了一整天后正要收工,村里的一户人家急匆匆地找到他们,说有客户着急要批货,恳请他们赶在天黑前帮他拉一趟打氧的活鱼。看着乡亲心急如焚的样子,父子俩二话没说只好答应了。这时天空中已从西北处爬起了乌云,凭经验,他们判定天气有变,于是赶忙到鱼池旁装车。忙了约一个小时,正要出发,这时狂风骤起,沙尘弥漫,透过车窗几乎看不清前方的路。车子起步后突然一个打歪,轮子陷进了鱼池的下坡。为了赶时间,四姑父让儿子驾车,他打开车门跳下去,指挥着车加足马力启动,刹那间,狂风大作,沙土飞扬,阴云席卷而来,大表兄看不清前面的路况,心急地想要把车开出去,一脚油门踩得过深,车子一下子冲了上去,猛地撞在了还留在原地指挥车的四姑父的身上,从此,姑父就与四姑和孩子们阴阳两隔了。

很长一段时间,四姑都处在极度悲痛之中,茶饭不思,人也苍老了许多,但面对着儿子的愧疚,乡亲们的宽慰,老客们的期盼,她还是硬撑着重操旧业,生意也一步一步地恢复正常。(待续)



【相关文章阅读】

唐洪祥:我家四姑之一

唐洪祥:我家四姑之二

【更多精品文章阅读】

《沽水流霞》总目录及序跋

《大神堂往事》总目录

《汉沽盐渔文化》总目录

《渔家号子》总目录

《神堂记忆》总目录


作者简介

唐洪祥先生,1964年出生,天津汉沽人,中共党员。在税务系统工作30余年,现任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洪祥先生工作之余,长期坚持文学创作,《离民间最近的寺庙》《难忘红柳》等作品在《天津日报》《滨海时报》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