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书童 于 2017-12-22 17:24 编辑
【涉读心得】在推崇洞见的时代,该如何行动?|高原《看到并看见》原创 2017-12-13 静待花开 一本书房
[size=17.1429px]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大咖、牛人告诉我们:在规划个人发展的时候,要有洞见。否则就如蒙眼赶路般地原地打转,低水平勤奋。但在听过了成甲老师拆解的《洞见》,翻了罗胖推荐的《爆裂》后,还是始终处在云里雾里,不得要领。到底,洞见是个什么“特异功能”?
事实上,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在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关于“洞见”的故事。 就是那个叫做“塞翁失马”的成语。
在所有人都做出“好坏”的判断时,老人看到的却是事情的未来走向。而这,就是最原始的“洞见”。百度百科上说:洞见是“清楚地看到”,似乎很容易让人怀疑,这里的“看到”跟视力好坏有毛关系。
[size=17.1429px]
今天的这本《看到并看见》,说的就是在拥有好视力的情况下,如何拥有智慧的洞见。作者是百万畅销书作者,资深管理咨询师,潜能培训专家——高原老师。书上的副标题是:如何成为一个犀利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拥有洞见,你就能犀利。
什么是犀利? 比如,公司研发部门在实验新产品,却总是在稳定性方面遇到问题。不是在大剂量的压力测试上崩溃,就是连首次测试都过不去。眼看着整个团队的士气越来越弱,就要彻底放弃,写结项报告了。这时,领导拿过来设计文件,仔细分析了一会后,指着一个点说:问题出在这里。大家定睛一看,还真是!改进之后,顺利地通过了各项测试,新品上市。 这里,领导的“一指”就是“犀利的洞见”。
[size=17.1429px]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看问题很犀利。其实,犀利的人并不需要细枝末节的调查研究,而常常是在看似“灵光一现”的情况下,指出问题的关键。 作者说: 洞见是理性得以升华的思维逻辑; 洞见是直觉超越经验的思考结果; 洞见是将理性逻辑运用于灵感和创新的推导过程。
怎样才能拥有犀利的洞见? 书中给出了四步方法: 1、收集大量数据。 2、从数据中找到规律,总结为“模式”。 3、把“模式”综合起来,形成理论。 4、获得洞见。 好吧,看似前三步还是在做研究,而最后的一步仍是一记“神来之笔”,可遇不可求。 说到这,想起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让你的灵感可遇也可求》。书中作者给出的“捕捉灵感3步骤”,与我们今天获取洞见的方法竟然惊人的相似: 审视问题的所有方面;有一个小时安静、快乐、精力充沛的时光;等待灵感的降临。
[size=17.1429px]
因此,洞见与灵感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那么,在追求看似虚无缥缈的“洞见”之前,做好基础准备,就是我们唯一能够采取的行动。而在收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防止偏见的干扰,决定了努力的最终成败。 就像塞翁,如果他不能客观看待得失,恐怕很难指出未来的事态走向。 就像领导,如果他与别人一样,陷入了研究细节的改进,也很难迅速指出问题的关键。
今天,我们知道了洞见并不是一个新词语,在古老的成语故事里,就有最原始的体现。而获得洞见的方法,仍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以及排除思维上的偏见。然后,给大脑放个小假。没准,犀利的洞见,就正在下一个转角等着你呢! 洞见同样需要实际的行动,只有不断的行动,才能让我们遇见真正的自己!
涉读书籍
[size=17.1429px]
《看到并看见》 作者:高原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来自群组: 一本书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