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面点王 于 2015-10-22 14:57 编辑
七年多的发展,中新天津生态城已经从一片盐碱荒滩变成了如今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态新城。尽管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但这座从图纸上走下来的中新政府间旗舰项目,多年来一直一丝不苟地贯彻着两国共同拟定的各项绿色指标。
今年7月刚刚履新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廖俊文曾任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生态城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而他所任职的公司则是中国和新加坡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也是生态城的主体开发商。
近期,廖俊文在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时说,目前生态城起步区已基本建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即将开始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前期的专注点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在继续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软件和心件的建设。”
看得见的建筑 看不见的标准 无论是生态城建设的地方管理机构,还是负责主体开发的中资和合资企业,贯彻落实包括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已成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原则。
廖俊文说,在这套指标体系的指导下,生态城在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水源管理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有些我们看得见,有些则看不见”。
例如,在绿色建筑方面,生态城的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在环境修复方面,生态城不仅将昔日的盐碱地和污水库修复成了如今的宜居环境,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打造一个类似新加坡滨海湾公园的花园。
“而看不见的标准控制,我们也同样做了很多工作,”廖俊文说。生态城现阶段16%的能耗来源于可再生能源,高于国家15%的标准,生态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而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生态城不仅实现了直饮水的目标,地下管网建设也参考了新加坡经验,符合目前中国很多城市打造“海绵城市”的要求,“一滴雨掉下来,我们都能收集到,并重复利用”。
生态城经验 能复制,可推广 作为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天津生态城处处体现着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的印记。从城市绿化到慢行步道,甚至是城市片区的规划和社会管理体制,都吸取了新加坡经验。
根据整体规划,生态城每个片区的规划都采用新加坡“邻里单元”的理念:每个地块称作一个生态细胞,每个生态细胞由400米*400米的街廓组成,4个生态细胞组成一个生态社区,而四个或更多的生态社区则会组成一个生态片区。
在目前建成的生态城起步区就配套有第三社区中心,这里集中了菜市场、超市、美食中心,也配套有图书馆、棋牌室、乒乓球馆、亲子中心等设施。一个综合了所有民生部门的统一政府办事窗口,一个社区诊疗中心,一个乐龄之家,都借鉴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概念,在生态城进行了本地化实施。
“四个细胞组成的每个社区都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设施,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绿色出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廖俊文介绍说。
他也强调,新加坡邻里中心不仅给居民提供休闲场所,也集合了众多志愿者和民间组织,通过他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可以增强邻里的互动,加强社区凝聚力。生态城的社区中心也融合了这方面的特色。
“这些机制是相对 软性 的建设。我们希望可复制、推广的,不仅仅是硬件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在软件和心件方面,生态城也希望可以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标杆。”
廖俊文分析说,中国近年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使得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都发生很大变化。“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方面,生态城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心安之处即是家 在采访中,廖俊文多次提到“软件和心件”的建设。在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心件”就是包括社会凝聚力、政治稳定、集体意识、共同价值观在内的社会无形资源,“心件”建设以“提高人的素质”为重要目标。
图为生态城居民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换领生活用品
生态城的“心件”建设,同样体现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城鼓励垃圾分类,主动分类的居民将获得相应积分,用于换取日常生活用品;生态城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在公共交通管网和慢行步道上都实现了提前规划和布局;生态城注重公众教育,定期与志愿组织开展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培养大家的生态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
廖俊文说,前期硬件建设为生态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就是要增强生态城居民的归属感,“中国人常说 心安之处即是家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家在哪里就在哪里过年。如果以后生态城居民愿意在这里过年,我觉得就是一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