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晚上21点46分,新区公安机关接警,报警人称在滨海新区泰达大街与洞庭路交口的镇海桥上,看见一辆小车从桥上冲了下来……
到报警后,新区公安局立即指派滨海交管塘沽支队开发区大队进行现场处置,民警到现场勘查后,发现车内的驾驶人张某受了轻伤,经过交警现场核查,张某承认了自己酒后驾车,发生单方事故后坠桥的事实。
张某涉嫌危险驾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快过年了,喝酒的机会也多了,小编也不怕你们嫌弃我唠叨,一定要记住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千万不要有侥幸的心理,因为甭管什么时候,交警叔叔都会在路口等你。
公安交管部门表示,酒驾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主观故意性强,社会危害极大,虽然交管部门持续严管,但仍有部分司机守法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心理酒后驾车。特别是春节前后,亲友同事聚会庆祝活动增多,酒驾等交通违法风险加大,对此,公安交管部门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晨检、日检、夜检、夜后检相结合方式,每天组织区域性整治、每周组织全市性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酒驾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力消除交通违法和安全隐患,为岁末市民群众的安全出行营造良好交通环境。公安交管部门提示,驾驶人朋友应自觉做到“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切忌心存侥幸。
交警提醒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临近春节,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逐渐增多,从而导致酒驾甚至醉驾行为增多。为躲避交警查酒驾,驾驶人之间流传着各种“妙招”,这些“妙招”真得管用吗?老交警一一分析各种“妙招”的可信度。
1.遇查酒将吹气改吸气 👮交警揭秘:目前使用的酒精检测仪不是只吹一下就可以,而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定的,必须吹到仪器的提示音响起才算成功,所以车主不吹反吸的方法,作用基本为零。
2.喷口气清新剂 👮交警揭秘:口气清新剂只能掩盖口中的酒精气味,甚至有些口气清新剂本身就含有酒精,这样不但不能帮助驾驶人逃避酒驾,甚至有可能提高酒精检测仪显示的数值。
3.遇查酒驾猛灌水 👮交警揭秘:喝水可能会稍微降低口腔内的酒精浓度,但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单纯靠短时间内大量喝水是降低不了的。
4.当着交警面喝酒 👮交警揭秘:按照相关规定,被现场查获的当事人为达到逃避刑事追究的目的,在呼气酒精测试或者提取血样前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将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予以立案处理。
5.谎称吃了药或某些食物 👮交警揭秘:服用过藿香正气水这类成分里含有乙醇的药物,如果马上进行呼气测试,确实会测出酒驾的结果,但这样的酒精浓度会在短时间内很快下降,对于测试结果持有异议的驾车人,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证明事实,而药物的酒精浓度在血液里绝不会造成饮酒后产生的效果。
6.躲在车内不出来 👮交警揭秘:面对违法,交警绝不会放弃,所以躲在车内的方法不会管用。而且按照规定:在民警执法中若遇违违法行为人锁闭车门、拒不下车接受检查,民警警告无效的,可使用适当工具(如安全锤、含破窗功能的警用制式刀具等)破窗,迅速控制违法行为人等。
7.弃车逃走或更换位置 👮交警揭秘:不少交警都是“火眼金睛”,即使车辆还有一段距离,一旦有行驶轨迹异常,就已经引起交警注意。再加上有不少高科技辅助交警执法,调取车辆之前的行驶录像,就能轻易发现真正的驾驶人,让违法“无处遁形”。
所以,看了以上真实的案例,相信广大驾驶人朋友也明白了,任何方法都不能逃避交警的处罚,所以最管用的妙招就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来源:平安天津滨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