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的赵永丰老师是一位受学生爱戴、受家长认可的好老师,他凭着一股激情、一份忠诚、一种对教育的敬畏心,在教师岗位上,用实践和毅力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梦想。
重视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 现在,初中生们都是“零零”后,教育的难度比以往大了些。有一名学生杨某某,他智力很好,但是思想有点偏激,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往消极的一面去思考,甚至在一天午自习的时候有了轻生的念头。赵老师在巡视午自习的时候,发现了端倪,立刻进行了解,把他叫到办公室,与他促膝而谈。在谈论的过程中,这个学生时而抱头痛哭,时而哈哈大笑。
赵老师后来了解到,这个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和他没有交流,他就跟着爷爷生活。赵老师约谈他的家长,可家长态度冷淡,他的父亲由于工作原因直接又去了外地。那几天,赵老师经常和他谈心,给他温暖的感觉,并和他父亲多次电话交流,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又让他的父亲从外地回来,着重解决他的问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赵老师慢慢的感化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学生表现得越来越积极,通过勤奋努力,今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
对暂困生坚持“慢”艺术 赵老师现在所带的高三5班是一个有温度的班级,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成绩优秀。这也得益于班委会、团支部自发研究的“互师梯队”学习制度。具体的操作是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两个梯队,每个梯队都有自己擅长的学科和不擅长的学科,擅长学科的梯队做不擅长学科的老师,互相监督学习,互相解决问题,齐头并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于暂困生,赵老师坚持“慢”的艺术,用心潜移默化,影响和转化他们。曾经的学生张XX,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母亲帮别人家带孩子,月收入不多,而且奶奶和他们同住。在家里,母亲和奶奶经常为了孩子的学习发生口角,再加上姑姑家的孩子长期住在他家,根本无法让他安静的学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赵老师了解情况后,家访10余次,疏导家长,并且在晚上放学后陪他学习一小时,坚持了数个月。
为了学生成绩提高,赵老师每天早出晚归;为了让学生出成绩,绞尽脑汁;高考临近,赵老师又给学生们减压。这样忙碌的生活让赵老师的体检表中密密麻麻写满了“建议复查”的字样,但他不后悔。追求梦想,他会一直在路上。
来源:天津滨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