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新民晚报》题目是:儿时营养好坏决定一生健康
“儿童现在就是‘小胖子’和‘黄豆芽’的两个极端,但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在日前举办的“2014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上海站活动现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指出,儿童时期保证充足的营养,才能为一生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
儿童营养要关注“铁锌钠水”
“婴幼儿时期,辅食添加不正确,导致缺铁性贫血非常普遍。”高键主任表示,6个月以后,婴儿从母体中带来的铁的储存量基本消耗殆尽,需要从膳食中来补充铁。而奶类是一种缺铁的食物,因此,及时合理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非常重要。
医生建议,6个月以后,要给孩子及时添加强化铁的米粉,并陆续添加鱼泥、肉泥、肝泥等含有丰富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给婴幼儿的辅食主要以米粥、蔬果泥等为主,而这些食物中铁的含量很少。缺铁性贫血不但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
到了1-3岁时,孩子缺锌又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缺锌一般表现为头发黄,食欲减退,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生长发育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
动物性食物是锌的主要来源。锌含量前10位的动物性食物分别是:生蚝、扇贝、赤贝、海蛎子、牛肚、河蚌、羊肉(瘦)、牛肉、鳟鱼、驴肉(瘦)。可见,贝类在锌含量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吃一些。而如果儿童偏食,又会造成缺锌更加严重。
儿童对钠的摄入应该比成人少。但是很多家庭口味偏重,又让孩子吃“成人饭”,会造成儿童钠摄入过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
最后,儿童喝水少喝甜饮料太多,也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据最新调查,仅有20.9%的儿童青少年能达到推荐的每日饮水6次以上。甜饮料摄入过多会阻碍儿童发育,可能造成矮小、骨折、龋齿,并增加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营养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儿童时期的营养是一生健康的基础,其好坏决定了人一生的健康。”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孙树侠在活动现场说。
据介绍,7-12岁儿童的营养要求应满足7-9岁时热量达到2200千卡;10-12岁男孩2600千卡、女孩2340千卡;蛋白质应达到7~10岁是每日60克;10~12岁时每日70克、优质蛋白质要达到11~14%。在每日食物的安排上,主食应该讲究谷、豆,粗、细搭配,使人体必需氨基酸各类齐全,互相补充,力求食物多样化,一周内饭菜花样不重复。
在考察日本的食育教育时,孙树侠发现,父母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饮食习惯。大人吃什么,孩子肯定吃什么,大人吃肉,孩子吃得更凶。“我们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是偏食,孩子吃饭时喜欢玩,其实这和家长的饮食习惯都有关。”孙树侠表示,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食育教育都是孩子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参加。
同时,孙树侠提醒,有些食物儿童最好不要吃,比如肥肉、可乐、碳酸饮料、彩色食品、泡泡糖、果冻、含添加剂多的加工食品、高糖食品等都最好不要碰。儿童也应该完全禁酒。
围绕儿童营养和健康传播,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传播部主任赵雯与嘉宾展开了深入探讨,她认为,充足的营养才能支撑健康的体魄,“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项目”搭建了一个平台,让营养专家、媒体记者、公众一起交流探讨,达成共识;通过专家与媒体之间的沟通,提升媒体在营养方面的宣传报道能力;通过媒体科学的报道,让市民关注营养饮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金恒 netease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