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一直在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
每年都有无数怀揣梦想的人们,来此安居乐业。
在天津,能够与生态城相提并论的区域并不多见。即便有,它们往往也是依靠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生态城却在短短15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放眼全国,这样的例子也是寥寥无几。
如同15岁的孩子一样,成长都会伴随烦恼。
今天吐槽的,是一个不轻易被发现,但绝对值得深思话题——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的《大河文明》巡展。
人气不高,没有跟本地充分融合,应有的价值没发挥出来。
吐槽什么?!展览质量不高?官方宣传不够重视?
恰恰相反!
这个巡展是中意两国共同举办的国际特展,展品更是囊括了中国10座、意大利4座博物馆的200余件珍贵藏品,并且是北方唯一、国内的最后一站,并且生态城官微多次专题报道,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给予了关注。
那么,凭什么吐槽?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大河文明展》
01. 国内最后一站竟然“遇冷”
话说年初,无意携程APP看到个展览——3月22日国家海洋博物馆将举办《大河文明》展,原价50早鸟价35。
因为去年有过黄河之旅,这次在家门口展览,7折早鸟就下单了。
上周三6月5日,跑过看了看。
在前往展览之前,并不知道这是中意两国共同精心策划的展览,本以为自己对黄河文明有所了解,便没有做足功课,直接拿着票进了展厅……
然而,当我真正置身于展览之中,真的被深深震撼到了!
看过后,真的被强烈震撼到了!
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体会到了什么叫文明互鉴,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但十分遗憾,当天两刷全程3个多小时中,展馆里的游客寥寥无几……
仅花了35块钱,搞了一场无价之宝的专场体验。
真是哭笑不得。
要知道这些极具价值的藏品,来自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意大利东方艺术博物馆、意大利都灵皇家博物馆、意大利巴拉科古代雕塑博物馆4家博物馆。
古埃及<亡灵书> 收藏于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古埃及<木棺盖> 收藏于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而中国方面的参展机构更是阵容强大,包括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甘肃省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周原博物院、古陶文明博物馆10个国内知名博物馆,他们带来的藏品同样令人瞩目,如玉器、瓷器、青铜器等,件件都是精品。
仰韶文化的陶盆
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的是第四站,也是国内的最后一站。
去年先后在河南郑州、浙江宁波、广西南宁举办过。
其中,郑州和宁波是免费的。
良渚文化的玉琮
近年来,“文博热”不断升温,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054万人次。
那么,如此珍贵的文明宝藏展,机会十分难得,为何在国家海博馆中“遇冷”?!
值得令人深思。
要知道,每天海博馆参观的个人或团队络绎不绝……
02. 探索文明起源
大河文明展,可以被理解为是由河流孕育的史前文明。
这些文明,基本上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在许多观点中,特别是从西方的视角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似乎遵循着一个“从西向东”的时间顺序。
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这1500年间,全球有五个地区相继迈入了文明时代。
这五大文明中,有四个是沿着大河发展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发源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神奇的是,这些文明都与两条河流紧密相关。
尼罗河由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而成,而印度文明的发展则先后依托于印度河与恒河。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世界真是奇妙,不同地域的历史文明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
除了上述的大河文明,还有一个独特的文明——爱琴文明,它以古希腊为代表,属于海洋文明的范畴。 爱琴海地区的文明,特别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原生文明的代表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被认为是目前全球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文明之一。而在东方,中国文明则是另一个原生文明的代表。
在这两大原生文明中,中国文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古老文明之一。
(历史文脉都是以内陆文明发展)
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明发展,这不仅关乎国家的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
这种重视也反映在近年来的一个现象上:每当我们有重大的史前文明考古发现,都会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文明的源流,不仅仅在于时间的早晚,更在于文明的发展程度。
毕竟,我们对历史的时间顺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考古发现的。
这正是大河文明特展的核心主旨:通过国际交流,展示真实的文物,对照不同文明的特点,让观众在观赏中自行理解、品味。
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在很多方面远超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地区文明。
以中国古代的仰韶文化为例,其文明成就在当时是遥遥领先的。在西安半坡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居民已经掌握了种植小米、驯养家猪和狗的技术,实行了刀耕火种与季节性种植,甚至还拥有制作陶器的工艺。
更有趣的是,在村庄中心发现的一个大型方形建筑,被推测为半坡村民讨论公共事务的场所。这一点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可能反映了一种共有制文化的特征,而国内学者则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宗族乡土中国文化的早期体现。
“探索文明的起源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展示我们国家的文化魅力和深远影响力。”
在两刷大河文明展后,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6月8日是2024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博以“何以文明”大展用前沿科技开启“寻根之旅”。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大河文明”特展中,众多珍贵藏品直观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不同地区的展品相互映照,文明互鉴让观者深刻感受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段介绍都是文明的述说。
从远古的彩陶到精致的青铜器,从繁复的器物到典雅的瓷器,每一样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大河文明”特展不仅揭示了历史的深远,更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广博与精深。
这场展览不只是对过去的回望,它也是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桥梁。
03. 理解文明的互鉴
海博馆的"大河文明"展,是中国与意大利关于大河文明的对话。
第一遍看的时候,多少有点懵。
在原有的认知上,意大利明显的海洋文明特征,虽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但更多是罗马帝国和古希腊吧……
意大利为何能有众多埃及为主的东方文明展品?!
一进去就是将古埃及文明,尤其开篇部分古埃及的墓葬文化(二刷后才看明白……)
克娄巴特拉(埃及艳后)与凯撒和安东尼,政治情感交织的复杂故事,后来被凯撒另外继承人屋大维在阿克提姆海战击败,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相继自杀。
电影《埃及艳后》海报
罗马帝国征服埃及后,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但记得罗马人并没有将大量埃及文物带回罗马。
边看、边查才知道:
在古埃及时期,埃及与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包括古代意大利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联系。
罗马帝国征服埃及后,埃及的一些宗教信仰和神祇被罗马人接受并融入了罗马的宗教体系中;罗马建筑师在征服埃及后,吸收了埃及的建筑元素,如方尖碑和巨大的石柱,这些元素被运用在罗马的建筑中,
(古埃及塔菲北庙神庙模型)
是不是可以认为,意大利作为欧洲文明之一,受到了多个文明的影响,包括地中海地区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后来的希腊和罗马文明等。
这时候才理解,为何第一篇章叫“孕育”——四大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正是文明诞生的摇篮,这体现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从意大利文明发展视角出发,可以叫从大河到大洋,尼罗河和两河流域到地中海多种文明融合的脉络。
以这个视角,再看展品就清晰多了,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认为生命就象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往复,隔着地平线,人间与冥界在对称中共存共生。太阳在白天照耀人间,在夜晚光临冥界。死亡只是新生命的过渡阶段,生命可以穿越死亡的门槛。
古埃及《亡灵书》更像一部冥界的通关密码。记录内容在帮助死者在来世中克服难关,最终达到复活或永生。
这想起来了电影《蝎子王》,不死祭祀复活女朋友念的咒语,不会是亡灵书中语句吧。
是不是许多西方文化不死系列的灵感,也都来自于这里……
再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楔形文字,为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所创,是目前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文字雏形产生之时,多为图像符号,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公元前3200年。
楔形文字感觉跟中国甲骨文类似,现场查了下时间。
甲骨文起源于大约公元前1600年,直到今天,它仍然活跃在我们的书法艺术中。相比之下,楔形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就消失了。
还有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三大标志之一滚筒印章。
这不是咱们的金石学么(研究青铜器与石刻的文字的学科)。
现场青铜器上花纹,好像也看的懂了,从甲骨文到图形符号…… 中国的书画同源的说法,又生动了一些。
说到这里,必须要插播一段。
当天的从海博馆出来,跑到对面的五大名窑艺术馆,重新看了遍《有无相生》的中国书画展,被中华文明永续传承,再次震撼到了!
(现场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当代书法作品)
生态城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总是不断上演着各种出乎意料。
看展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动笔的时间是6月8日,而且都是隔了一两天后才发现的……莫非这就是自然的“孕育”(头皮发麻)
如果去看展,强烈建议这两个展一起看。
但都快结束了,感兴趣的朋友要趁早。
继续“大河文明”展的部分:
当天看到了一个复制品,之所以作为复制品展出,说明其原物必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查,再次被科普了一把!
萨尔贡的扩张显示了当时在地中海地区的海上影响力。当时留下来的石刻铭文记载,萨尔贡“过了西方的海,在西方三年,征服并统一了那块地方,经由海路和陆路转运着俘虏”。
之前认知一直以为海洋文明在古希腊,海洋霸权的出现也应再此……结果根本不是。
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海上霸权的文明当属古埃及和古代腓尼基。
这两个文明不仅在地中海地区拥有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它们对意大利半岛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候,开头两件“C位”展品,就生动多了。
意大利文明起源之一,受古埃及的海洋贸易影响
农耕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之一
中、意两国文化交流
展览最后一部分,的确也有古希腊文明部分的介绍。
神话和历史,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它们共同承载着一个目标:试图阐释人类世界是如何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印度的创世神话和宗教教义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
通过两国文化交流展,不但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认识,也增加了对意大利文明发展的了解。
意大利文明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文明,受古埃及、两河流域影响,继承了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的遗产,还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和融合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作为欧洲文明的代表,意大利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欧洲文明称做为“大熔炉”。
纵观中西文明的发展,会发现差异真的很大。
以版图来说:
中国的版图,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扩张和收缩,但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
西方的版图,受到战争、政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则更加多变。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有这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
大河文明展,就像是初三上学期《世界历史》课本的生动实践。它把第一、第二单元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几名同学相邀,去之前各自负责一段文明的故事,相互讲解、分享……将会是一段增进友谊、寓教于乐的美好时光。
文博热潮的兴起,正是我们寻求内心与现实世界和谐共鸣的体现。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滋养下,我们的国家正坚定地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向大国崛起的征程。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更需要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次珍贵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通过文明互鉴的桥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的辉煌与璀璨。
家门口的大河文明特展,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世界的绝佳机会。
当走出大河文明展,在蛟龙号前驻足了良久……
它不仅是中国海洋实力的骄傲,也是我们科技进步的象征。
而在距离海博馆不远的地方,历史曾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深刻的变革。
就在那6、7公里外的地方,曾经的大清帝国,一个闭关锁国的门户,被完成了第一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以战争的方式强行打开。
那是海洋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一次激烈碰撞,一次通过战争实现的文明互鉴。
这场战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但其带来的破坏和深远的负面影响,却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沉痛教训。
大河文明展,或许在其他城市未能激起文化的涟漪,
在这里,我们更应该深刻思考:如何通过文明互鉴,汲取不同文化的智慧,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共同构建一个丰富多元、包容开放的精神家园。
或许,在这文明相融合的城市,我们应该做的更多……
(待续)
来源:滨海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