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画上了句号,
回望高中三年,
特别是高三这一年,
准大学生们是否计算过自己的花费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烫手”高考账单↓
普通版:
两三万居多
塘沽一中考生家长陶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一家餐饮企业工作。儿子高考这一年相对来说是花费比较少的,一共花了两三万左右。其中大头的支出主要是报班费用,花费在8000余元左右,剩下的主要就是孩子的零花钱和吃饭方面。
塘沽一中考生家长苏女士也告诉记者,自家女儿一年的花费也是两三万左右,其中报辅导班花了1万元出头。
记者采访了解到,陶先生和苏女士属于给孩子报班花费比较少的,所以总体下来在高三考生中花费并不算多,属于普通入门版。
升级版:
5万元左右
渤海石油一中考生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她从高三开始也给孩子报了辅导班,主要报的是小班教学,每节课优惠完是350元,一年报班费用在2万至3万之间。再加上对孩子的营养问题比较注重,所以吃饭方面的费用也不少。一年下来的费用大约在5万元左右。
紫云中学考生家长严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报辅导班花费了大约3万元,再加上孩子的零花钱和吃饭等支出,一年的费用大约在5万元左右。“我们算是花得比较少的,要是报一对一的会更多。”严女士说。
高配版:
10万元左右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的考生家长何女士家住大港。高考一年,为了陪伴孩子,何女士专门从单位请假在学校周边租房陪考,并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回想高三这一年,何女士家孩子的费用主要花在了租房和吃饭方面。“我比较注重孩子的饮食安全和健康问题,买菜一般买有机蔬菜,肉也是买无公害的,一个月的生活费在5000元左右。”何女士说,高三一年,光生活支出就在5万元左右,房租为24000余元(不包括水电费),给孩子报班花了2万多元,高三一年支出至少在10万元左右。
豪华版:
10万元以上
滨海中学考生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高三一年,他仅仅给孩子报班就花了将近10万元,其余的都还没来得及算。“孩子只报了三门一对一,学校里还有在每门课都报了一对一的,或者全托的,费用会更贵。”王先生说。
塘沽一中考生家长丰先生告诉记者,女儿是体育特长生,早早就通过苏州大学的考试,只要文化成绩达标,就可以顺利进入苏大。高三时,为不让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落下,一直在上补习班,一个月7000元补课费,一年十几万仅仅是文化课补习费用,这还不包括体育专业的学习,以及各地比赛所花的费用。
在采访中,还有不少家长告诉记者,有的高三孩子每周还要专门去市里找“市五所”的名师补课,费用无法想象。还有的家长则被送往了天津市一家有着“天津高考工厂”的半军事化封闭学校,收费更是不菲。
你算过吗?
你高考那年花了多少钱?
为了孩子,家长们也是拼了!
好在高考已经结束,
家长们也能轻松一下~
接下来就是等着出成绩啦~
据悉,预计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7月初开始录取工作。
虽说高考已成往事,
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
很焦虑有木有?!
……
放纵、暴躁、内疚、挫败、忧郁…
当考生出现这样的反应要注意了!
很可能是“后高考时期”!
什么是“后高考时期”?
考生在高考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考试结束后突然彻底释放,容易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进入所谓的“后高考时期”。
针对考生高考后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反应,时报记者采访到天津滨海新区同成长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丽,教考生和家长如何平稳度过“后高考时期”。
关键词:过度放松
表现
高考后考生通常会有一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做,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玩手机,或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视,或沉迷同学聚会、夜不归宿,甚至把所有课本教材、复习资料全部销毁等。
支招
高考后,考生紧张的情绪需要放松一下,家长也应该特别注意,采取一些手段,帮助孩子放松心情,比如旅行。但是,放松绝不是放纵,否则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相反正好是更高阶段学习生涯的开始,有很多大学会进行入学测试。孩子出旅行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了解社会,建议家长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与同学好友结伴出游,而不是家长全程陪同。
关键词:易怒暴躁
表现
原本温和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特别“刺儿”,容易发脾气,尤其对父母、祖父母等最亲近家人的态度。家长随意的一个眼神、漫不经心的一句问话,都可能让考生暴跳如雷。
支招
孩子出现这种状态就说明已经产生焦虑问题了。对此,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对他的考试情况不要刻意问、也不要刻意不问,一切顺其自然。孩子平复心情后自然会跟家长交流。此外,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家讨论有关高考、报志愿、学校和专业之类的事情,避免刺激到孩子。
关键词:内疚、自责、灰心、挫败感
表现
埋怨自己没发挥好、没答好题,觉得对不起家长和老师,整天闷在家里,不愿意见人。有的考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支招
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然后积极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想。告诉孩子高考并不是唯一出路,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人生还有更多的选择。
杨丽表示,对待考生,家长和亲友需要做的是认真、耐心地聆听,适当地鼓励和疏导。不指责也不强迫孩子,对于孩子的志愿,完全尊重适当引导。
时报记者 韩春霞 田敏 张文弟 路熙娜
来源:滨海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