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富文蘅女士1921年生于天津,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旧县暑小学教导主任,退休后撰写、采写了大量天津民俗民风的作品。天津师范大学高其珍教授赞誉其“虽为女性,性格却富有男子气概”。 2017年8月24日,我从王和平先生处得到一些富文蘅女士的作品和手稿,包括《天津最早的女子学堂》、《日帝侵华在津暴行》、《西南城角旧貌》、《细雨沾裳》、《艺术般的民间小吃》、《三百六十行中消失了的行业》等,富老整理的杨淑贤女士口述《回忆邓颖超姑姑》和高松坡先生口述《外科名医高憩云》等文稿,看着富文蘅女士的作品和笔迹,我被老人家对家乡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深深打动! 我愿意循着前辈的足迹,接过富文蘅女士的接力棒,继续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而努力。 我们将重新整理富文蘅女士的作品,陆续在本号发布,并将作为《津沽记忆丛书》的一种编校、刊印。 津沽记忆博物馆 齐惠敏
从广仁堂往北,是现在黄河道东头,前一个时期叫广开二纬路,六七十年前,这里叫赵家窑。是现在25路和19路汽车站西南角站台所在地方,这里有个与赵家窑配套的桂和戏院,戏园子专演天津杂耍、落子时调。小园子能容三二百人,中间池子里摆的方桌条凳,桌上茶壶茶碗,专招待男客,两边顺墙摆两条凳子,叫做廊子,招待堂客。戏园是平顶棚,没有包箱。园子开演时,瓜子糖果叫卖声,甩手巾把的吆喝声,观众的笑骂声混成一片,几乎淹没了台上女角尖锐嚎叫般的演唱声,唱时调落子的女角就住附近。在戏园子附近横通赵家窑和南大道之间有两个小横胡同,现在已经拆除成为马路了,小胡同内大门挺多,每个门户内只有南北两间小屋,屋内摆设简单,茶几椅子板床,收拾得倒很干净利落,只有女主人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大门外手里纳着鞋底,缝着活计,也有的磕着瓜子和旁边门口坐着的女伴拉呱儿,有了嫖客进胡同时,就上前打招呼,请入门内,进屋关门。这就是赵家窑三等下处。这些苦命的女人为了生计,不惜浓妆艳抹,操着皮肉生涯,她们和不远的广仁堂敬节所内面黄肌瘦的女人同是封建制度高压下的牺牲品。赵家窑和南市庆云、同乐、翠柏村不一样,南市是高级的,接待的是商业老板花花公子。比三岔口侯家后也自不同,那里接待的是来自水陆码头的水上商贾。赵家窑接待的是西营门外,西关西外下卫进津赶牲口车送货的,有老客有车把式。 西路下卫的都要走南大道,在西南角城外,要打尖歇脚、卸货接货都在此地。每天上午,顺着南大道路南总要停着一辆辆的骡马大车,满载津西各县土产货物。临近城角,南大道把口北面上,有一家酒席处叫四海居,大斜对过路南上有回民饭馆恩元德(俗称杨把),各种酒菜煎炒烹炸应有尽有。两个饭店中间的是糕店老字号德利香。停大车的南面路旁一拉溜有七八家大面馆烩饼铺,大海碗一盛,浇上卤子,浮头也驮上几条肉丝,一碗足有一斤面条,或是一斤大饼,这是招待车把式的,钱富裕的还要上一碟小菜、卤果仁、咸黄瓜。钱紧的到烩饼铺可以烩上自己带来的饽饽窝头。热热乎乎,一夜赶车的疲劳辛苦尽皆释去。有兴致的,吃饱了顺着大面馆的门框一拐弯,就是刚才说的小胡同,坐在小屋里,抽上一袋烟,喝上一碗茶,有女人陪着,海阔天空,就算花上几文,不枉下天津卫一趟,回到庄子上也有说古的。至于老客们下的是四海居,酒足饭饱,出的酒楼往西有澡塘子,连烫带搓,往东走越过西马路,那是环球大旅社,旅馆女郎招待更是不一般,这一方远远比不上南市劝业场,却也是花红柳绿,这种地方虽然不叫三不管,却也是块杂吧地,有地痞流氓歪戴帽的,但也有良民百姓,只要小心翼翼,不触犯他们,倒也不致于招灾惹祸。(待续)
【更多精品文章阅读】 《沽水流霞》总目录及序跋 《汉沽盐渔文化》总目录 《大神堂往事》总目录 《神堂记忆》总目录 《渔家号子》总目录 作者简介富文蘅,1921年出生于天津,1981年退休,退休前为旧县署小学教导主任,1987年成为天津市第一批老年大学写作班学员,致力于天津民俗民风的写作,想把天津老城区的遗迹记下来留给后人,著有《天津最早的女子学堂》、《西南角旧貌》、《老城区的学校》等文章,作品发表于《天津老年时报》、《南开春秋》、《老城以往》等多家报刊杂志,著有《自己的文章》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