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千万不要误会,《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千万不要误以为看了这本书,就学会了爱,爱不是公式,不是操作手册——很多人因为抱有这样的误解翻阅这本书后感到很失望,另外一些人则因为同样的误解而错过了这本书。 作者弗洛姆 作者弗洛姆通过自己的著作告诉世人,爱绝非那么简单易得,相反是一门不易上手的艺术,一份独立成熟而自足的爱需要经过思考和实践的洗炼。 占有爱情的身体不难,而占有爱情的思想绝不容易!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劳而获而从容一生一样几乎近乎于神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不可能有廉价的爱。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必须通过积累”爱“的经验和磨练,容忍升华彼此的差异。 其实爱情本身就是彼此习惯和包容差异的过程,爱情的关系和政治中的关系一样,都是企图在歧异的现实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需要有对爱的认知和实践的执着,一种像小孩学走路般的不断尝试错误的体验,才能慢慢地经由"学习"在人生旅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爱情。你的爱只能通过创造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训练,经由不断实践学习与成长。 身边有很多人渴望爱、渴望知音、抱怨真爱难求、知音难遇。弗洛姆在书中指出了人们追求爱的一个最大的误区,在于把爱看作一个外在的对象,把爱的获得雷同于物的拥有。 而事实上,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艺术的能力很接近,需要不断从自己的心灵上提升境界。无论是爱情、母子亲情之爱、对上帝之爱,都是通向人格完整、灵魂救赎的人生实践。 书中有一段文字对我触动不小。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爱的人是什么样的? 当我读到书中的这段见解时,我也很颠覆自己曾经对自己的认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 作者认为, 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也就是说,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是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此外,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 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的内心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成熟的人就是有能力爱,并发挥创造力的人。 再来说说书中对爱情的诠释, 此番阅读也让我对自己的爱情观有了重新的认识。 弗洛姆在谈到《圣经》中关于人类起源的描述时说:“男女在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后,也就意识到他俩之间的区别和距离,知道他俩属于不同性别。由于他们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区别,所以他们就相互陌生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去爱对方——亚当把责任推卸到夏娃身上,而不是试图为夏娃辩护这一事实就证明这一点。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使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因此,爱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人类克服个体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的需要。 爱情是人类摆脱残缺、虚弱的个体的孤独感的途径,而弗洛姆还进一步指出:爱情是摆脱孤独的最佳途径。 摆脱孤独的途径还有“纵欲”,对于还未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来说,“只要纵欲是一个部落的集体活动,就不可能引起恐惧和羞愧的感觉。”然而生活在已经失去这种仪式和文化的现代社会,有悖于道德的“纵欲”会使这些人受到良心谴责的痛苦。性纵欲同人类其他形式的纵欲,如吸毒、酗酒等类似,无节制的纵欲只会让人越来越孤独,并向着恐惧的深渊不断跌落。 要想真正克服个体的孤独感,我们就必须追寻自己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另一半。他/她将与我们在身、心上都达到和谐的统一,如同两个轮盘的齿锯能够进行无缝的衔接,至此,我们便完成了对生命本质的回归,个体的孤独达到了消解,获得了爱情的圆满。 弗洛姆不仅强调了爱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与此同时,书中还多次提到了我们每个人自身的独立性。“我们虽然是一体,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只存在一次的完整体,是自成一体的宇宙。”与爱人的结合并不意味着我们自身的消融,我们相爱、相拥,但我们彼此独立。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舒婷的诗句:“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从某种程度上说,爱情让人的生活获得持久的光泽,因为自身不再是孤独一人,我们的灵魂叠加了另一个相似的灵魂,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一同前进。即使当相爱的两人生死相隔,爱情依然支撑和影响着活着的人,并为之带来继续前进的勇气。 法国诗人、小说家路易•阿拉贡在他的妻子艾尔莎去世后,所有的诗篇都为艾尔莎而作,其中的深情让人动容,而这正是因为爱情已嵌入他的生命,爱人与自己分隔后,他便愿用余下的生命去追想和思念。与之不同,杨绛在钱钟书去世后,保持了对生活一如既往的淡然态度,但她婉然谢绝了某位带有示好之意的先生的来访,因为对她来说,她接下来的生命依然与钱先生一同度过,她的余生是在带着钱先生的生命一同在活。 弗洛姆说:“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时间的关系,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如果您有时间,如果你相信我,就在空闲的时候拿起这本书吧,您一定会“不虚此行”的,在追求爱的道路上,我愿意与您同行! 涉读书籍 《爱的艺术》 作者: [美] 艾·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关注一本书房 一同分享好物 添加“小书童” 进群备注 “谈天说地”
来自群组: 一本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