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半岛观邸宜禾第15盘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2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授权】《渔家号子》之五:捯网号子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355

帖子

14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22:46:41 | 只看该作者 |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铁利先生授权作品

“《捯(起)网号子》震天响,渔家汉子笑脸扬。风中浪里精神爽,收金捞银鱼满舱”这首渔家人的顺口溜,是对《捯网号子》的赞许。

《捯网号子》起源于旧时一种叫“打网”的渔业生产,它是滨海地区渔民中词、曲并在,歌词最随兴,声乐节奏变化最大,功能最多的一种号子。

谚语说“谷雨前后开网船”。谷雨以后,“打网”船迎来了渔汛的黄金期。金黄色的黄花鱼,银色的鲙鱼成群结队地洄游到渤海湾,给渔家人带来了财富。在渔场,两条结对的船撒下渔网,大船称“网船”或“母船”,小船负责牵绳拉网,称“笸箩”或“副船”。当渔网把鱼儿围在其中,它们在水面上打着一个个“渔花”(鱼儿激起的涟漪),“网船”开始收网。

收网时,驾长让领号人唱起《捯网号子》:“搭绳喽……”……“抢一抢呀”……“就见了网呀”……“一网金呐”……“二网银呐”……“三网拉个聚宝盆呐”……“网网都逮大鱼群呐!”……在号子每句间,船工们用“嗨呦…!”声附和,形成阴阳顿挫之美。这个号子由领号人控制节奏,用不同的韵律来指挥大家用力的力度和节奏。领号人巧妙地把各种诙谐、幽默的言语融入其中,来活跃气氛,鼓足干劲,可谓一大特色。

《捯网号子》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俗称“一网三号”。一网三号是指在收网的过程中,在撺绳,上网,收囊的三个时段,声调是不一样的。它可以在那个通讯手段落后的年代,让临近的渔船了解渔网与母船之间的距离,提示他们避让。

那一年春天,“拐子(鲬鱼)”三爷掌着渔灯正在南河口“滑樯”(行船),远处传来了《捯网号子》的号子声。他心里一动,搭眼看到一对点着渔灯的打网船正在起网。三爷听出来了,这船围住的鱼群小不了,而且他们刚搭绳(才起网)。三爷来了精神,那个年代行掏网(从别人撒好的网里把鱼掏走),那可要看你的本事了。如果你能不把人家的渔网碰破,并且能把鱼掏走,被掏的船长不但不会怪罪,还会敬佩尤加。

三爷让人满蓬,劲奔那对打网船。到了网边,他让人起舵,落蓬,撒网,一连串干净利索的动作,过网、撒网一气呵成。他硬把人家进了网的鱼分了一半。

被掏的船长连伸大拇指,这事被后人们成为美谈。(待续)

【相关阅读】

《渔家号子》之一

《渔家号子》之二:大篷号子

《渔家号子》之三:拉船号子

《渔家号子》之四:腊皇缝号子

【更多精品文章阅读】

     李希闵:《沽水流霞》总目录及序跋

王雅鸣:《大神堂往事》总目录

作者简介


刘翠波先生,天津滨海汉沽渔民协会会员。1964年生,现从事海上渔业生产,深入了解汉沽地区渔家传统文化元素。业余爱好文学写作,著有《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两本散文集,在滨海时报发表滨海丛话类作品二百余篇;喜欢摄影,从2010年起搜集到许多大神堂、洒金坨、蔡家堡等渔村渔民大量图片资料。搜集整理到部分前辈留下的渔家号子和飞镲等影像资料。自愿加入滨海渔盐文化保护志愿者协会,依托集体的力量,争取更有效地抢救、整理、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滨海盐渔文化志愿者团队”发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