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旅品致鸿熙 中加生态示范区木汐海岸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27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的血管: 排水系统

[复制链接]
     

27

主题

97

帖子

8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05: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色生活 于 2016-7-26 05:19 编辑

城市的血管: 排水系统2016-07-24 02:24 来源:译言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

就在两天前,北京才经历一场暴雨,昨夜的河北洪灾情况又让人触目惊心。

自然天灾,如何能不变成人祸?

站在城市的角度,排水系统和下水道都至关重要,译言菌今天整理一份世界不同城市的排水系统情况。

东京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城市却饱受大雨内涝的困扰,各种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这里面最引世界关注的就是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后被命名为水俣病。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




日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一到三年一遇),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12米左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知道编号就能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定位。





德国

19世纪,随着工业化发展,德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卫生系统不堪重负。到19世纪中期,霍乱、伤寒等疾病在德国城市中频繁爆发。建立完善的城市供排水系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1842年,在英国工程师William Lindley的规划下,德国城市汉堡率先建起了最初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第一个污水处理厂。1867年,法兰克福建成了第一个系统性的现代化下水道系统。该系统将污水进行分类疏导,最后排入河流,并与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整合。

目前,德国全境共有515000公里长的排水管道,可以环绕地球13圈,每年可以处理94亿立方米的污水和雨水。其中46%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33%为污水专用,21%为雨水专用。在德国,大城市每年投入到下水道系统的预算都在上亿欧元,维护费用在每公里年均5000欧元左右。

德国新《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规定:如果制造有面层的路面砖,面层混凝土必须与基层混凝土牢固黏结,并有10%以上的孔隙,使水能够渗入地下。

巴黎

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2500公里,约有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统由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 “涨水站”及安全阀,以及暴雨时用于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等。



下水道每年从污水中收回的固体垃圾有1.5万立方米,巴黎地区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40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






今天巴黎下水道分为主体下水道和辅助下水道,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每天大概有400名工作人员在维护管道的正常运行。甚至还有一个小组负责找回失物。

伦敦

1848年伦敦爆发霍乱疫情时,人们认为污染物来源是空气,觉得只要把各种污物用水冲走,问题就解决了,于是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成为最大的下水道。




1849年8月,霍乱疫情结束后,首都污水治理委员会任命约瑟夫· 巴瑟杰为测量工程师。当时伦敦有一个地下和地上结合的排放系统,主要是用来排放雨水。1856年,巴瑟杰承担了设计伦敦新的下水系统的任务。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停地提出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方案,终于在1958年获得伦敦市政当局的批准。

从1859年到1865年,工程经过6年时间,终于完成,工程实际长度超过设计方案,全长达到2000公里。工程完成的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再完善的排水系统,也并不能保证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可以安然度过,今年6月份,巴黎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塞纳河巴黎段水位持续升高,导致数千人转移,学校停课,给市政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这也让人想到2011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更是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暴雨袭击,暴雨过后,引发了一场从政府到学界的讨论,2012年哥本哈根市政府颁布了一项暴雨管理计划,计划提出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将雨水的地上处理和地下处理结合起来,地上处理意味着街道地面能达到一定的渗水功能,地下处理则比较困难,要改造现有的地下管线,实现雨污河流。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也许真的防不胜防,但是总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尤其是思考和追查灾害原因,把人为因素减轻到最低。

资料参考:网易新闻、南方周末等

德国部分可进一步阅读theForca 《从城市废水到Isar河水——慕尼黑的排水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