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01月09日 09:3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当前中国的生态城建设存在大量的问题,住建部将针对这些问题,设置生态城建设的门槛,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并强化技术创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1月7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生态城建设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中国的生态城建设已成燎原之势。据记者了解,包括四大直辖市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展了生态城的研究和建设,仅在发改委和建设部申报的生态城规划就达48个,这些规划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另外,还有许多没有向建设部和发改委申报的建设规划。
仇保兴在会上指出,生态城建设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选址错误,有的生态城建在不可建设用地上,不得不中途夭折;交通模式的错误,城市规划采取传统的大街区模式,不利于绿色交通;以建生态城的名义搞房地产开发,将生态城变成“卧城”; 城市主打建筑一味追求外形的奇特,缺乏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传承;引进的企业之间缺乏生态循环关系,无法形成链状的产业集群;过分追求高昂的技术,不仅造价非常昂贵而且消耗大量的能量;工程建设不顾环境生态,只求“在地球上刻下痕迹”;城市功能分区过分细化,导致城市流动空间被人为分开,并造成交通拥堵;照搬外国理念,缺乏本地化需求和对社会、文化资本的充分考虑。
将设置门槛条件
“如果不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妥善处理,生态城建设可能会中途夭折,并使整个城市建设受到损害。”仇保兴说,对于新的生态城建设,住建部正在研究设置门槛条件。
据其介绍,这些门槛条件包括:坚持紧凑混合用地模式,每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容纳1万人,包括商业用地、绿化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可再生能源在所有的能源使用量中大于或等于20%,即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至少占到20%;达到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要达到80%,将来绿色建筑要按等级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追求生物多样性,把原来的树、草保留下来,绿化率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实行绿色交通,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三种绿色交通方式加起来占比要超过65%;在生态城里要设置产业门槛,拒绝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项目。
除了设置门槛条件之外,相关部门还将针对生态城建设推出一系列措施。据仇保兴介绍,目前,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绿色低碳小城镇的一些标准,国家将根据具体的分量和指标给予一定补贴;设立全国性和地区性生态城研究机构,研究本地自然、气候、文化,使生态城能够和当地地理条件、文化都比较符合;强化不同气候区生态城适用技术集成创新;与生态城建设丰富经验的发达国家积极合作,并充分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节能节材等方面的智慧。
此外,仇保兴强调,在生态城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
在区域规划层面,要正确选址,避免或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和优质耕地的占用,合理布局主城与卫星城之间的关系,进行精神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同时落实环境生态的各种能源分析;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处理好可达性与低碳出行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规划层面,一方面要落实组团式土地混合、高紧凑的建设开发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水资源、垃圾循环利用。
仇保兴表示,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为了杜绝生态城的虚假成分,住建部将设置入门条件,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调控。对已审批的生态城进行年度审核,并三年为一期,进行回顾。有重大错误不能纠正的,将开除出生态城建设名单。另外,强化对各类生态城的评估,开展动态式的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将星火燎原的生态城项目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形成城市化过程中确保“两型”社会建立的最主要生力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