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旅品致鸿熙 中加生态示范区木汐海岸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2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津方言》报摘登:天津有过栏杆铺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355

帖子

14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22:49:34 | 只看该作者 |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提栏杆我们都会想到楼梯、阳台安装的栏杆,但在老时年间,天津的栏杆铺卖的可不是这些建筑材料。您要问“哪卖嘛呢?”,告诉您了“卖服装上的装饰品”。清代妇女服装讲究在领口、袖头、衣襟等处镶嵌各样彩条这些彩条在服装行业的行话叫“栏杆”。

栏杆花样繁多,有黑缎绣花栏杆、白缎绣花栏杆,金白鬼子栏杆及各色彩缎栏杆,又分宽窄各种尺寸,也有朴素无花的栏杆。制作衣服时要各色搭配、宽窄搭配,有三镶、五镶,最多的是十八镶,所以栏杆铺里各种彩条琳琅满目,供人选择,在晚清做一件服装,衣料占价值的六成,镶滚栏杆占四成,故栏杆铺的生意和调缎庄不相上下。有名的栏杆铺当数估衣街的范永和进入民国后妇女服饰简约了,服饰用的栏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里算是旧事重提。

旧时栏杆



《天津方言》报创刊于2017年9月9日,由天津非遗保护协会、南开区文联支持、天津方言协会主办,郭文杰先生任主编,张显明先生、王和平先生任责任编辑,每月一期,免费发行,每期印数5000份。天津著名书画家姚景卿先生为《天津方言》题写报名。

【更多阅读】

孟国:二把刀、二巴巴、二五眼

张春生:小语句,大声调,细情

李子健:津话说叉

罗澍伟:“扛刀”与“挎刀”

赵永强:嘎巴菜不是锅巴菜

宋玉文:兔儿爷

高伟:“九地”在哪?


津沽记忆博物馆是《天津方言》报的授权发报地点,这里有“方言写的字儿、方言说的韵儿、方言用的地儿、方言讲的味儿、方言表的事儿、方言藏的闷儿”!您如果想看这份有文化又好玩儿的报纸,可以来津沽记忆博物馆领取,免费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