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标题: 本周焦点:柴静自费百万拍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打印本页]

作者: 梦网观察员    时间: 2015-3-1 20:25
标题: 本周焦点:柴静自费百万拍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本帖最后由 梦网观察员 于 2015-3-1 20:33 编辑

柴静自费百万调查雾霾 网络播放量迅速破亿


2015年2月28日消息,产女,从央视辞职,知名调查节目主持人柴静屡次传出复出主持节目。今日,一则由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视频《穹顶之下》在网络上曝光。这也是柴静辞职后首度公开亮相。


“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柴静这样说道,“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据悉,从央视离职后,柴静一直在进行个人性的调研工作。此次聚焦雾霾的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便是其离职后,首个个人调研下的产物。而她也进一步透露,自己并未成立制作公司制作节目,只是找了朋友帮忙而已且所有的花费都来源于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此外,在纪录片中,柴静也披露,自己怀孕期间,女儿便被诊断有良性肿瘤,出生后便要接受手术。而自己辞职后用了一段时间专程陪伴照顾女儿。


记者了解到,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片中,继续柴静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她也首度透露当时辞职的原因是由于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自己才辞职专程陪伴女儿。她表示,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以PM2.5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自去年初被曝生下女儿到去年10月证实离职央视,柴静的动向一直颇受公众关注。当时晨报就通过柴静前同事邱启明确认到,柴静在2013年底《看见》栏目停播后,便已离开央视,主要工作就是在家照顾女儿。


不过,柴静本人此前却一直没有对这次离职作过公开回应,直到昨日《穹顶之下》播出后,她才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透露,辞职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生病。她在辞职后打算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在《穹顶之下》的开头,她也用回忆的形式,回顾了怀孕时的经历,“听到她(女儿)心跳的一瞬间,对她没有别的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


在做麻醉手术之前,医生曾对柴静说要做好心理准备,称这么小年纪做全身麻醉有可能就醒不过来了。柴静在片中称,孩子出生后,自己还来不及抱她一下,便被抱走了。当而她再见到女儿的时候,女儿还在昏迷中。但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只是因为女儿太胖,麻醉的时候扎了很多针眼才找到静脉。柴静感慨,“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健康就好。”


事实上,在《穹顶之下》中,柴静完全是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到雾霾问题中。她表示,制作这一公益视频的一大动机,就是源于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片中,柴静毫不掩饰女儿对自己拍摄这一视频的影响,“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儿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她在人民网的采访中也承认:“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柴静纪录片值得敬佩 已向她表示感谢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今日下午与媒体见面,这是他接任部长后的第一次对外活动。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已经完整看过《穹顶之下》,并发短信对柴静表示了感谢。


陈吉宁昨日被正式任命为环保部新任部长,48小时后,他在环保部与20余家媒体进行见面,这也是他就任部长后的首次对外活动,他在此次活动上首次对外讲述了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方向。


多家媒体在发言时提到了昨日开始火爆的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希望陈吉宁在最后发言时就此表态。


陈吉宁回应道,昨天晚上他完整地看完了《穹顶之下》,“我今天上午给她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我给她发了短信,向她表示感谢。”他说,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换取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


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让他想到了1962年出版的著名的环保图书《寂静的春天》,此书的发行,唤起了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我想,这个片子对换取公众关注环境健康问题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特别赞赏这个事情。”


另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陈吉宁还说,对柴静的报道,要用积极和善意的态度来鼓励这种行为。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很重要,将认真采纳落实媒体意见。


陈吉宁履新环保部 被称过去几十年“清华最激进校长”

       陈吉宁(1964年-),中国环境科学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不到3年,陈吉宁从正厅级跳到掌舵部委的正部级职位,还是从中国最顶尖学府的校长位子上离任,即使陈吉宁素来低调随和,其背后意义也很难不被深入解读。而他作为最近高校官员变动里最闪耀的那颗星,无疑将成为人们观察中国未来几年的环保时,极为重要的角色

       他在环境领域,已经坚持30余年,直到当上校长还坚持带研究生,可以说,早已有着超过10000小时的历练。无论是否天才,按照Gladwell的说法,无疑已是环境领域的专家。

如今,专家型官员的名头,他当之无愧。而这过硬的知识和项目背景,也应当是他接棒环保部的最重要原因


选择层面,他在环保部的履新,真的到了不折不扣的起步阶段。他自己说,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现在就是陈吉宁的重要时刻


岛君在清华见过几次陈吉宁,一只腿跨在自行车上,一只腿站在地上,跟同样跨在自行车上的老师聊天。学生们匆匆驶过,没几个人看他一眼。网上一片点赞,清华人倒觉得自然,这应该是他从34年前他进入清华时就熟悉的场景。


如今,环保部应该没有他单腿跨自行车的地方,身边也不会有傲娇地冲过去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13.6亿双难以忍受雾霾、水污染、重金属污染,难以忍受绿水青山褪去,荒漠戈壁袭来的眼睛。不知他褪去了清华的外衣,是否真的能如清华体育场上刷的大字那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起码,他应时时想起体育场墙上那句“幸福生活一辈子”,对环保人来说,这应是对人民负有的使命



如果您有任何环保投诉,请拨打12369环保热线!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AxMzQ1NzY0/v.swf


作者: 英铭稻草人    时间: 2015-3-1 21:00
非常系统而震撼的纪录片。感谢柴静,感谢互联网。
作者: 英铭稻草人    时间: 2015-3-1 21:03
本帖最后由 英铭稻草人 于 2015-3-1 21:08 编辑

纪录片核心观点之我见——信息公开。
同时,作为绿色环保低碳的国家首个示范区,其示范作用和可借鉴、可复制尤为重要,这也是几天来生态城朋友们在微信群qq群里的共识。

作者: 简约陈舍    时间: 2015-3-1 23:53
震撼
作者: tmac9527    时间: 2015-3-2 00:14
生态城是不是要做点什么 ,才能对的起这个名字!
作者: 小排骨    时间: 2015-3-2 09:05
不错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5-3-2 09:28
首先感谢柴静自己掏腰包拍这个片子,让国民重视环境问题,加强环保意识,我本人表示支持!点赞!
不过,她片子的内容有的片面,有的欠妥,有的不切合中国实际。尽管如此,我仍然表示支持!点赞!
作者: flyshmily    时间: 2015-3-2 10:36
不管怎样,值得点赞!
作者: 我是老师    时间: 2015-3-2 13:34
柴静,谢谢你,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看了你的纪录片,我哭了,我希望我们国家领导人看了,也能像我们这样震撼,很多事情我们都是能做到的,就看你做与不做,所以,我把你的视频,转发给了我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也都知道,我们要的蓝天白云,只要我们都努力去争取的话,是可以有的。
作者: xishuichangliu    时间: 2015-3-2 14:13
生态之城,你我有责!
作者: 小河流水    时间: 2015-3-2 14:34
        除了纪录片里想要说明的问题,其实也证明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强大之处,那么多环保机构、群团组织、社会机构、科研院校、医院、环保组织和众多的专职人员,那么多科研经费,那么多便利条件...怎么就看不见像样的成果呢?
作者: 思路很重要    时间: 2015-3-2 20:19
这个纪录片简单看一下,没新东西,因为自己10来年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政府也很早清楚的,因为河蟹大家都很漠视,对于普通人,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因为国家机器不是你能左右的,都是小民而已,柴静这个视频,肯定有老大首肯的,不过柴静能把这个事情做下来还是值得尊敬的,居然还有人说中国的污染是日本传过来的,只能呵呵了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5-3-2 20:33
顶!!!感谢柴静用心的调查,感谢他给公众一个清晰的表述!!支持柴静!!
作者: 易安居士    时间: 2015-3-3 09:30
不错!!!!!!!!!!
作者: 思路很重要    时间: 2015-3-3 20:14
柴静的穹顶播出,显然是上峰意志和策划,背景厚,用意深,以雾霾为道具,让百姓理解经济下行的新常态,对政府和央企利益集团定向敲打,经过猪圈里的明白人点拨,如进一步深挖,恐怕是某组织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所以现在紧急叫停,本周焦点说的好,仅仅就是一周,该撤了,政治正确啊。
作者: wgl155    时间: 2015-3-4 12:19
我们生态城居民,最应该关注: 汉沽的化工厂的污染问题,一旦看到烟囱冒黑烟,有异味散出;马上就要向环保部门举报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5-3-5 08:13
本帖最后由 影子 于 2015-3-5 09:15 编辑

柴静女士,你好!

  我是中石油一名从事环保工作的员工。

  最近认真的看了一遍“穹顶之下”,虽然我很低调,但是还是想和你谈谈一些石油的事!毕竟我在这个现在似乎已经成了众矢之的的企业从 事环保工作,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赞扬的话已太多,不必赘述;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应该说不管对这个片子本身的评价如何,你是做了件好事,只要能推动人们环 保意识的提高,哪怕能劝阻一些人少扔点儿烟头也是有意义的。对于一件事情本身的评价,就事论事就好,也不必有诛心之论。

  从环保宣传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是成功的,女性、母亲加文艺青年和知名记者的多重视角,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但是客观的说,从纪录片本身的水平而言,这部片子并没有给出超出我认识水平的内容。关于雾霾,或者说环境问题的宏观原因也 就没有太多可争论的,但是片子的一些刻意的导向我并不认可,先说其中一点。

  纪录片举伦敦的例子,认为天然气替代煤炭是伦敦雾霾治理成功的关键,这个当然很容易理解,然而话锋一转,以美国有700多家油 气开采公司作为对比,将中国天然气缺乏归咎于中石油的垄断。这个结论出现在严肃的纪录片里,未免太过肤浅。美国的数据我一 定花时间求证一下,我们一般的了解美国也就是埃克森和雪弗龙、康菲几家大石油公司,不知道其他的700多家产量占比有多大。

  并不是说我在中石油工作,就一定为中石油说话。纪录片将矛头引向中石油、中石化,固然迎合了一般民众的心理,但就事论事的 说,如果真的按照纪录片的潜台词,彻底放开油气生产行业,那绝对是中国环境不可承受之重。证据根本不用再找,纪录片大力批 判的煤炭和钢铁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山西的煤炭行业过去全面放开,民资引入可谓彻底,结果呢?矿难几乎成了中国政府的耻辱 ,在安全掩盖下的环境问题更加触目惊心。最近几年,煤炭行业全面整顿,国企收购小煤矿,才有所好转。有哪个煤炭企业的环保 做的比神华这样的央企好?钢铁又是一例,纪录片中的环保官员也承认,河北的钢铁产业已经大到了关闭不了的地步,那些关闭不 了又污染严重的钢企都是民营企业,你也可以去做个调查,对比一下宝钢这样的央企做的如何?

  大气污染只不过因为老百姓感受比较直观,所以共鸣最强,但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容易治理的,比如apec蓝,关停华北地区的企业, 一个月就见成效。而采油采气的环保问题搞不好就是地下水、土壤的全面污染,且容易掩盖,但是治理起来,可就不是关停企业一 两个月能解决得了。美国为治理土壤污染,建立1000多亿美元的超级基金,现在也承认失败了。并不是说中石油、中石化的环保就 做的有多好,你可以指责国企有腐败、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央企还决不至于为了钱丧心病狂,但是那些私营的油老板、气老板真 能,煤老板的示范就在不远,陕北地区就有不少私营老板在开采石油,有心的人可以去调研一下。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我也不认为靠加强监管就可以了。

  总体上我自认为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迷信。全世界的石油行业都是垄断的,主要的石油公司不超过10家 ,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煤炭行业教训不远,如果决策者真的在这种所谓民意的裹挟之下,全面放开油气开采,任谁都能在中国找 块地打几个眼,看看有没有石油天然气,那才真的是环境的灾难。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5-3-5 08:20
本帖最后由 影子 于 2015-3-5 08:54 编辑

柴静女士,你好!

  我是中石油一名从事环保工作的员工。

  最近认真的看了一遍“穹顶之下”,虽然我很低调,但是还是想和你谈谈一些石油的事!毕竟我在这个现在似乎已经成了众矢之的的企业从 事环保工作,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赞扬的话已太多,不必赘述;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应该说不管对这个片子本身的评价如何,你是做了件好事,只要能推动人们环 保意识的提高,哪怕能劝阻一些人少扔点儿烟头也是有意义的。对于一件事情本身的评价,就事论事就好,也不必有诛心之论。

  从环保宣传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是成功的,女性、母亲加文艺青年和知名记者的多重视角,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但是客观的说,从纪录片本身的水平而言,这部片子并没有给出超出我认识水平的内容。关于雾霾,或者说环境问题的宏观原因也 就没有太多可争论的,但是片子的一些刻意的导向我并不认可,先说其中一点。

  纪录片举伦敦的例子,认为天然气替代煤炭是伦敦雾霾治理成功的关键,这个当然很容易理解,然而话锋一转,以美国有700多家油 气开采公司作为对比,将中国天然气缺乏归咎于中石油的垄断。这个结论出现在严肃的纪录片里,未免太过肤浅。美国的数据我一 定花时间求证一下,我们一般的了解美国也就是埃克森和雪弗龙、康菲几家大石油公司,不知道其他的700多家产量占比有多大。

  并不是说我在中石油工作,就一定为中石油说话。纪录片将矛头引向中石油、中石化,固然迎合了一般民众的心理,但就事论事的 说,如果真的按照纪录片的潜台词,彻底放开油气生产行业,那绝对是中国环境不可承受之重。证据根本不用再找,纪录片大力批 判的煤炭和钢铁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山西的煤炭行业过去全面放开,民资引入可谓彻底,结果呢?矿难几乎成了中国政府的耻辱 ,在安全掩盖下的环境问题更加触目惊心。最近几年,煤炭行业全面整顿,国企收购小煤矿,才有所好转。有哪个煤炭企业的环保 做的比神华这样的央企好?钢铁又是一例,纪录片中的环保官员也承认,河北的钢铁产业已经大到了关闭不了的地步,那些关闭不 了又污染严重的钢企都是民营企业,你也可以去做个调查,对比一下宝钢这样的央企做的如何?

  大气污染只不过因为老百姓感受比较直观,所以共鸣最强,但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容易治理的,比如apec蓝,关停华北地区的企业, 一个月就见成效。而采油采气的环保问题搞不好就是地下水、土壤的全面污染,且容易掩盖,但是治理起来,可就不是关停企业一 两个月能解决得了。美国为治理土壤污染,建立1000多亿美元的超级基金,现在也承认失败了。并不是说中石油、中石化的环保就 做的有多好,你可以指责国企有腐败、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央企还决不至于为了钱丧心病狂,但是那些私营的油老板、气老板真 能,煤老板的示范就在不远,陕北地区就有不少私营老板在开采石油,有心的人可以去调研一下。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我也不认为靠加强监管就可以了。

  总体上我自认为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迷信。全世界的石油行业都是垄断的,主要的石油公司不超过10家 ,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煤炭行业教训不远,如果决策者真的在这种所谓民意的裹挟之下,全面放开油气开采,任谁都能在中国找 块地打几个眼,看看有没有石油天然气,那才真的是环境的灾难。
作者: 思路很重要    时间: 2015-3-5 22:15
从多年世界行业发展来看,基本大的行业都是几个大公司垄断,也不是完全垄断,完全垄断需要政府拆分,自由竞争最后都是互相兼并最后形成几个大公司,这也是规模经济的体现,市场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政府严格监管的垄断也是可怕的,所以,终极根源指向体制,所以最近政府紧急对该视频收口,空气污染本不是什么高深的问题,但是真正解决就需要某个体制禁区的开放,呵呵




欢迎光临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http://ecodreamer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