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靳爱祥
本文的主题,是要谈一谈拳法结构的动态问题。哪一家的拳法动作不是动态的?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看来毫无疑问的问题,据我们几十年的活体对抗实践并伴以理论上的检验,这里面却是大有文章的。它关系到传统武术究竟有没有超越性的东西。一味地强调什么“心、意、气、内力”,是经不住科学验证的!
文章标题的“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意在所介绍的萧氏八卦掌,是未经我的师爷 萧海波 先生 和我的 老师 卢忠仁 先生加以变动的原始传承。至于卢老后来总结、创立的“卢氏结构”就另当别论了。指出这一点,也即是说自辽西葫芦岛虹螺山少林下院传承下来“八卦掌”,原来就已经是在拳法结构上对动作动态上有所演进了。这一点,可以使人认识到,无论官方或名门,在继承传统武术遗产上,并没有把拳法结构的动态演进继承下来,否则现代体育科学就不会蔑视我国传统武术所强调的理论是愚昧之谈了!
下面,本文先介绍一个具体的事例,可以从中一见究竟。
1930年夏天的一天午后,萧海波师爷与我的师伯郭金刚正在家中谈论武术中的一些练功方法及武林轶事。谈兴正浓,就听院子里有人高声喊道:“听说这院儿里有练武的,在哪屋呢?”读者会问了,这是谁啊,说话够冲的。喊话的人姓牛,约三十岁,在天津卫小有名气,是练铁砂掌、铁布衫功夫的。与此人同来的还有一位,是霸州的某通臂拳名家。萧海波听到喊声,透过竹帘往外看,见是俩年轻人,就对门外两人说:“哎,小伙子,练武的在这呢。”就见姓牛的小伙子一马当先,掀开门帘进到屋内。萧海波此时正坐在对着房门的太师椅上,手拿长杆旱烟袋吸烟。牛某见萧海波正在抽烟,说了声:“老爷子,跟您请教一手,这下您有辙吗?”说话之间,抬起右手照着萧的烟袋锅一掌打去。说时迟,那时快,就见萧海波左手握住烟袋杆,由自身左侧向上一个半圆划弧,绕开牛某的来手,用左手连同烟袋杆正落扶在对方右小臂上,右手同时使了一个单托掌,将牛某连同门口的竹帘子,一起打飞到了屋外,躺倒在院子里。与其同来的通臂拳名家,见此情景,赶忙拽起牛某,冲萧海波一抱拳:“老爷子,服了!”说完二人急忙离去。
讲述萧海波的这个事例,主要是通过细细分析萧在“应敌”过程中,所体现“萧氏八卦掌”中的动态结构。萧海波在瞬间同牛某的过招中,使用的“单托掌”是一“化”一“打”,二者一气呵成。萧氏在用烟袋杆化开来方的手掌,搭在了其右小臂上,起身的同时,身体做了一个“子午”式的划弧,这是一“化”。这一“化”就把牛某整个身体牵动了。紧接着,萧海波的身体一个涌锤挒身,也就是“卢氏结构”中讲的身体平行移动,连同双脚的“铲炸步”,右手就打在牛某的小腹上,虽然是单只右手打的,可是萧海波是整个身体的同动,是一个整体结构作用到了一个点上,这是一“打”。
据我的师伯郭金刚讲,萧师爷在整个动作完成之后,连其坐着的太师椅都随着萧的动作旋转了45度。
下面根据上述萧氏的一“化”一“打”,析之如下:
如果拳法的功法锻炼总是“上体保持平直”的话,会出现下列情况:
对方右臂冲进来(拳掌皆同),我方左手化解,或拢或拨或挑或格,这里只有一个情况,那就是我方平时手头操练得硬和快速,届时手疾眼快,把对手格开,化解冲进之手。
如上,这里还要看我方临场时出手化解对手的位置、尺寸等等,都做好,堪称体现了传统武术早期水平,那就是太极拳所讲的“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非关学力而有也。”按照太极拳和形意拳一向被视为区别于早期少林拳的“快打慢,有力打无力”的所谓“内家功法”,在八卦掌于晚清出现不久便被太极、形意二家联合一起视为功法同种。显然萧氏临场所用的不是早期少林打法,如果是的话,萧海波已近80岁的高龄,能临场战胜牛某壮汉吗?
那么,萧氏临场所用,是否就是像《太极拳论》上所写的“察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那样,一巧破千斤呢?本文在这里要做的答案是,照样不行的!
萧氏当时是端坐室内,左手握烟袋杆吸旱烟,对方右手击来,萧氏左手手腕由下向自身左侧向上划弧一个半圆,绕开对方冲击的手,使对方这一手法落空,其时萧氏左手(包括所握的烟袋杆部)正落扶在对方右小臂右侧面。在这里,萧氏仅只左臂腕部划弧是不行的,即便是快速划弧绕过来手冲击,落扶在来手的腕部右侧也是不行的,因为照这样的话,虽是自身左手扶住对方右小臂,而对方连同上体的前拥之势,通过萧氏扶着的左手,以上体惯性前冲,,必将萧氏冲压的后仰连同座椅一同倒地的。根据萧氏八卦掌功法原则,腕掌的划弧是连同肘、肩、颈、脊、腰部以及另一臂的相称(虽然刹那间尚未与对手接触)同时划弧,并且所划的弧起止都不是同轴面的方向点,否则任何一处受阻的话,所有部位都会受阻的;不仅如此,萧氏功法原则上,在手臂划弧同时,上体的胸腹朝向面还须转动斜向(当时是朝向自身右前方),根据萧氏桩法上体有前倾之势,这时随手臂的划弧,随上体朝向面的转动(横转),尚有纵面的小幅度的划弧运动。只有这样,才会将对手极大的冲击力“化”掉!如果上体正直不动,按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只有做手臂用力的支撑之功,自然是支撑不住的――上世纪30年代,许多武术名手格挡,化解不住西方拳击的直拳冲击,就是这个道理!
上体与手臂、腕、肘、肩等同时转动,是否合于“活似车轮”、“气若车轮,腰如车轴”之论就行?
答曰:不行,肯定不行!试看:
无论二腿如何站立,二脚平行也好,前后步、正丁、反丁、不丁不八也好,二腿三七、四六、五五皆好,屈膝也好,一屈一直也好,只要转换上体的朝向,还不用说朝向或左或右九十度,即使是接近半四十五度之内,那么,腰以纵轴位或左或右水平的移动,遇有来力冲击时,无论手臂做何挑、拨、格、挡、发拳、发掌也是同样,上体依然是腰部承担支撑,是禁不住来力冲击的。上世纪30年代传统武术适应不了西方拳击俯身深入冲击,借用拳谱《太极拳论》一句话说,必然是“率皆为人制”,这是经过上百人上万次实践检验得出来结果的!
考察武术历史演进的由马上持械到步下拳脚的过渡,二马错蹬持长短兵器对抗,二马奔驰方向相反(包括略有偏转)和骑马人持长短兵器转体抡砸或冲刺,当人在转体手持重物向对方发力时,必须是两胯横撑开裆,两胯紧压马背,转体发力,熟谙此法的在萧氏虹螺山学艺时是大有人在的。上述萧氏临场一“化”的同时所发生的中平位单托掌时,两胯横撑转体,整个椅子被带得挪位半尺有余,这是旁观人亲眼所见。所以萧氏传承的八卦掌法,原传就有“周身之力,挒身之法”的功法要诀。夹着尾巴像动物被咬败一样,还有何整体力量而言呢?
本文标题上有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之说,正如开篇所谈“哪一家拳法动作不是动态的?”,这个问题看来好像无法理解,然而,把问题放在武术问题上,却是不难理解的。
自明代中叶“内家拳法”兴起,提出“以柔克刚”以来,继之而起针对先前盛行的鼓气努力、刚疾迅猛,而太极又看到了活体相抗有缓有疾,有顺有背,有虚有实等相对状况,因而选用了古代哲学的“太极、阴阳、动静、开合”等思想以为拳法指导理念,于是在整体、有机、内在主宰等传统的文化思想背景下,顺理成章的便将中国武术遗产的人体运动活动,突出了人体内在方面的锻炼,充实了武术技术形式下的内在的民族内容――这是武术遗产的精华所在,什么体操、舞蹈、技巧等等,仍然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与太极拳理论差不多先后,形意拳提出了“内三合”与“外三合”的统一。这些都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里程碑,不只是所谓的“风格不同”。
不管传统武术所谓的“心、意”属于人体运动的心理因素,对人体运动生理系统有所影响,但无论如何也不是决定性因素。至于所谓的“气”,根据 卢忠仁 先生多年的研究和众多前辈及同行们的实践,所谓的“气”,只能是从事运动的活体的主观感受,这种感知的客观实体究竟为何,这就是一个研究性的问题了。
形意拳提出“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和“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统一。所有这些,填写了武术技术形式下的内在方面的民族内容。这些内在的、有机的、整体的东西,正是武术的博大精深所在。
不管若干有成就的太极拳家和形意拳家,他们练功时并不知道所谓的“气沉丹田”、“气遍周身”、“运气发力”等等,究竟实际是些什么,然而长此以往,再加以不断进行活体对抗的检验,至少在自身内在方面有所调控。因此,他们锻炼的结果,是和早期少林长拳或西方传来的体操技巧质量是不同的。也正是因此,即便是很有成就的名家,在运动人体必须的内外各个要素,也是很难弄清楚的。另外,尽管传统武术发展上演进为双重的、双向的、非线性的、内在有机整体性的人体运动,可以说是有人类以来我民族才有的运动活动上的东西。正常人体的行走站立姿态,也是难以被转换的彻底,因而也仍然带有静态成分――不过,仅只用力平衡的不错,也是能克服力大和快速的!
我在精武杂志2008年第2期中,发表了一篇《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一)》的文章,第3期应该续写《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二)》,但由于许多读者来信、来函询问“萧氏原传八卦掌”里为何还有拳法?拳法的特点是什么?为此,在给《精武》写第3期稿时,临时改写了一篇《原传萧氏八卦掌揭秘》的文章,在这里还请其他的读者谅解!
下面,我继续从两个方面介绍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仅供读者参考。
一、八卦拳的技术内容:
了解八卦拳种在清代的原传风貌,首先必须对萧海波所传的八卦掌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萧海波所传的八卦掌共有八个大式,每大式含有七个小式,总称六十四式,合于八八六十四“卦”之数,拳式动作的含义,按大式各成类属,小式从属大式的类别。
依上所示,结合我们的实际观察,全部技术最终是以第八大式“大鹏展翅”的连续演进的运动形式,将进退迂回,纵横往来,左右反侧的打法动作,通过大幅度的斜行、孤行、环转交叉路线,统一在圈转盘旋的走法上表现出来。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用现在提倡的“系统思想”(目前国内外通称“三论”为“系统思想”,也即是公认的马克思的“系统思想”),一层一层地分析技术表现的外在的、内在的,以及层次之间的各方面联系和关系,考察这家拳法的所有表现是否都能统一在一个基本的核心的问题上面。
首先,从全部技术表现的集中点上看,是第八大式的大幅度斜行、弧行、环转交叉的连续动作路线,将所有功法统一在圈转盘旋的走法之中。这是技术上的总的特点,结合我们的调查,这一特点的外在联系,可以反映当时虹螺山八卦拳种对敌战争的冲锋陷阵的情景——对比太极拳的“四平八稳”,就不是这般情景。一套拳法要求具有冲锋陷阵般的威力,对比平直、平衡特点的拳法,在常说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问题上,就要加强功法及其难度。因此,全部技术总特点的内在要求,就成为加强功法的前提,上列八个大式的功法含义,反映着这样一个内容。
上述是我们从这个事物的整体特点上考察它的内在与外在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再考察一下,这套拳法的功法含义和总特点的关系。
八个大式(包括所属小式)的功法含义和顺序为:
桩法-拳法-掌法-腿法-腰身法-滚身法-走法-盘拳过步、行走活变之法。
结合我们实际观察演练分析的功法的联系,这里,在桩法之后,由拳而掌而腿而腰……直到行步、活变,原意是以桩法为筑基,逐步加强各个专门部分的功法,解决高难度问题,可以说它们没有脱离总的特点,它们的组织关系是合理的,有序化的——“有序化”是现代“三论”的一个重点方面,这是功法问题的外在联系。
外在联系的动态变化(动态变化是现代“系统思想”的主导部分)是更深一个层次运动的前提,是条件刺激。那么,内在联系又是什么呢?表列的第八大式为“盘拳过步、行走活变之法”,从该式的动作路线上看,说明这里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空间运动。我们学习“三论”的“系统的整体性”思想体会认识了如下一个问题,即“是用腿拖着上体施展技法”,还是“发挥上体的动力作用”(首先是上体重力大于上肢的)呢?看一下表中各功法有专门的“身法”部分,我们说这家拳法的“功法”内容,突出了这个问题。
结合我们的活体观察,联系各个功法,可见,“掌法”、“腿法”、“腰身法”连同“滚身法”、“走法”、“行步法”专门功法,都筑基于“桩法功法之上”,这里反映了我们所考虑的“上体重力大于上肢或下肢”的关系。再看“走法”是特设的专门“身法”(腰身法、滚身法)功法之后,说明施展手、腿技法就不仅仅是“用腿拖着上体”去使用了。最后的功法是“盘拳过步、行走活变之法”(行步法),可以理解,在一系列专门性的功法具备而后,再展开技法的应用,前面所提出的“一个人的整体空间运动”,应具有的条件就能够创造出来了,这是功法与功法之间的联系。
各功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表列的“卦象象征”含义,根据原传纳卦的意指,“三”象征人体上、中、下三盘连通,“三三”象征在三盘连通下的分化活变,析之如下:
阴“--”,阳“——”所组成的各个“卦象”,其中的“——”在一至四大式中,反映在人体的上肢、躯干、下肢三个部位的劲力所在;五至八大式中的“--”,象征着拳、掌、手、腿形成劲力而后的随整个人体在空间移动。
可见,功法的内在联系是在人体的各部位所形成的劲力,和它们统一在空间移动时又都是怎样的!
上述是我们对事物的内在、外在构成部分之间以及层次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的分析。自然。八卦拳原传的“卦象”含义,只能是人体的近似的。如果再想从“六十四卦”上逐一对号反而是多余的,不实际的了。
就这样,可以说萧海波所传的八卦掌法,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都反映着核心问题所在。我们说。只有这样才能堪称为一个“体系”。
二、八卦拳的动作劲力
上文对萧氏八卦掌技术体系的分析,最后到达了动作劲力的问题。
原传八卦掌所以不同于民国以来流行的八卦掌,技术体系上的核心问题,最后是要归根于动作劲力问题的,关于武术运动的劲力问题。可以成为一项大的专题,本文在这里不可能详述,现仅就八卦掌范围,选了几个重点作一说明。
萧海波原传八卦掌的动作劲力特点,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转掌”时的手法、步法和身法三个方面:
1、手法的劲力特点 “转掌”时手臂持续地上平侧举伸向圆心,动作外在形式上的原传口诀是“拧肩吊臂”(即伸出的一臂,肩外旋,屈肘,上臂平举齐肩,腕外旋掌心向上与口平齐),技法口诀是“阴出阳入”。
萧氏八卦拳法不是定势发力(若此则仅在“桩法”或进退斜行等姿势上即可形成劲力了),因而在“腿法”功力向“步法”过渡(这是“转掌”步法功力的内涵,故“卦象”的第一爻为“--”)时。使上肢和上体特别是“转掌”时上举伸出的手臂,保持“桩法”形成的劲力(,‘桩法”功力是发力前肢体四面“支撑性”的劲力)。在原来只有支撑腿支撑好或只有在进退等动作下才能体现的劲力,还是在两腿活动支撑的条件下,再次形成这个劲力。可见,作为行走起来施展手法的动作,仅凭一股子一股子的冲击力量,没有活动条件下的发力前的“支撑性”劲力,动作的功能上总是偏缺的。
据此,再看原传的“拧肩吊臂”的手臂形式,施展技法时,看来是刚刚起势尚未发力的样子,想要转移它已是不容易的了,何况它再变转手法进击呢!这是原传八卦掌“托掌”的本来含义。
2、步法劲力特点
我们观察了多数人所走的民国以来流行的八卦转掌(近年来依原传做过改变的不计在内),在它们走步时进行了一种试验:
当转掌人走圈时,另一人(不会武术的)从转掌路线的圆心用手指点指转掌人的手、臂及上体的任何一个部分(这时转掌人的手臂身势向着圆心,正是将要施展技法的得力时机),试验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情形是,转掌人无论是定住步或行走中,总是“擎撑”不住这个不会武术人的点指,而整体倾出圈外:不但如此,转掌人在对方点指持续时,是愈加抗力而自身倾出得愈剧。
据此,我们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①转掌人首先缺乏向上文所述的“擎撑”之力。
②转掌人上体的劲力结构不明(即所传“身法”不明),所出现的抗力都是对自己的制动力。
③转掌人走的是民国以来流行的步法,两腿所形成的结构失利,即自身整体空间脚面绷着贴近地面朝向圆周路线行进移动的方向不对(和对方阻力作用点是两码事)。
上列①在前文的“手法劲力特点”中已有说明,②将在下文的“身法劲力特点”中加以说明:现在重点分析转掌人的步法问题:
八卦掌原传的步法口诀是“阴摆阳扣”,即:沿圆周圈线内缘行走的脚步,是“阴摆”,脚尖朝向圆心,膝部形成的“顶角”也基本朝向圆心:沿圈线外缘行走的脚内收扣向圆心。叫做“阳扣”膝部形成的“顶角”也朝向圆心。依此,对比上试转掌人的步法,他是两脚尖沿圆周路线向前行走的,明显可见,两膝的“顶点”是沿圈线前进的,而面对阻力需要支撑的方向却在圆心,这自然会使支撑失利,而阻抑了上体、上肢传递劲力到支撑部位以抵制外加的阻力了。根据八卦拳特定的技法要求,转掌时的技法、功法、劲力等必须是针对着圆心方面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果原传的步法就是这样被动的话,恐怕这家拳法早在清代就兴盛不起来了。
基于上述两膝角度的技法需要,行走时两腿都需要提膝旋胯以形成朝向圆心的“顶角”(“阳扣”腿胯内旋,“阴摆”腿胯外旋),这样,由于两腿髋、膝、踝三对关节都有动作,因而扩展了腿的各面筋力的伸张;在需要的时候,由于两腿的筋力很有余量,可以助长上体和两臂发生爆发性的劲力,也就不会因支撑腿的承重单调而动摇,致使上体连同两臂发力失效了。卢老曾多次见过萧海波师爷转掌时的走步,他的腰胯外总是较明显地呈现出“一浪催一浪”似的曲线所组成的平面圆周路线,这说明他的髋、膝、踝三对关节的屈伸旋转幅度和腿部各面的筋力长度。可想而知,如果转掌走步时腿的动作没有这样幅度,势必形成上体的矜持状态,那不是“稳定性”,而是给外加的力量提供自身被动的条件了。
3、身法劲力特点
关于身法劲力问题,我们做了多次试验,现在情况介绍如下:
试验对象:活体二人
动作姿势:二人各以“趟泥步法”姿势相对地各站在一个转掌圆周直径的两端(两脚步幅中心在直径端点),两人各以右臂伸向圆心,两人的两掌拇指外缘交叉靠紧(这时都掌心向上):
试验方法:一人做拧腰外旋,右掌外挂或右掌翻下的变劲外挂用力;一人原姿势不动,只做“擎持”式的抵制对方外挂的用力。
试验结果:主动用力拧腰外挂对方的一方,无论原掌用力或变掌继续换力外挂,总是自己脚跟离开地面整体倾出圈外。
针对这个试验结果。我们研究了河南和虹螺山的原传八卦掌,身法口诀要害是“拧裹偏斜下的身法四正”。这一口诀的含义,意在“圈转盘旋行走活变”时必然会出现上体、拧裹偏斜姿势,所以不使上体的胸、背、腰、腹四处产生制动性的筋力短缩,扭紧或有所塌陷,尽可能使该处筋力舒张开来。以便发挥该处的主动性位移传递筋力,助长上下肢的动作用力。
对照和八卦掌相近的各家拳法,在身法问题上,如太极拳主张“身正”,形意拳主张“斜中取正”,可见都是为了解决如上问题的,毋庸置疑,八卦拳由于特定的技法需要,身形总是处在“奇险”状态之下。这样,能够在身法问题上规定下来“拧裹偏斜下的‘身法四正’”能够解决技术上及其涉及的劲力机能方面的问题,说明这家拳法在武术史上是进入一个新的里程,这也正是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下的动态演进!
简单点,什么要求怎么收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