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房先买它,一张炒到二三十万!天津这个地方火了
“房票”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近日,天津日报就报道了一篇过于“房票”的事件。据说,想买房就要先花5万元买"房票",一张房票有的卖几千元、几万元,有的则被炒到十几万,甚至二三十万。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多花这么多钱?7月初,我看中武清区远洋红熙郡的房子,位置好、配套全,就想着给家人买一套,于是在售楼处提前填好资料,验资排卡。选房当天,一共800多套房子,在几个小时内全部被预订,我最终没有选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中介得知,红熙郡还有房源。于是,我来到售楼处,销售人员却说已经售空。我再次来到中介,与中介销售人员聊天得知,红熙郡确实还有房源,但需要加收5万元,并且由中介带领去售楼处才能买到。对于这5万元,中介称是服务费,也叫“房票”,不算在购房款内,是额外加收的。附近几家中介我走了一圈,发现基本都有这样的情况。饭票、粮票我听得多,还真没听说过“房票”。
不甘愿加钱买房,最终我选择了其他楼盘,但这样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买房先买“房票”,这不是在扰乱市场吗?吃亏的还是买房的老百姓。
读者 刘先生
何为“房票”?
上网搜索了一下,房票可指业主购买房子时所产生的一切票据,包括购房发票、完税证等等。而因房屋拆迁或政策限制而获得的购房优惠资格,倒卖这种资格也称为卖“房票”。
一般申购人对外转让“房票”的价格少则5000元,多则两三万元,不过经过中介参与炒卖后,由于吃差价的原因,身价陡增,一张房票有的被炒到十几万乃至二三十万,而中介在拿到“房票”后,一旦转手成功,也能通过一些渠道为买主办理过户并办下产权证,这样少则能赚取几千、几万元的差价,多则能赚到十来万,卖一张房票比卖一套普通二手房利润更高。
一部分拥有“房票”的人,是一些关系户,与开发商保持良好关系,就将好的房源留给他们,这些关系户再通过倒卖“房票”这种方式,转让给购房者,从中牟取数万到数十万的暴利。
蹊跷的“房票”是因蹊跷的房地产市场潜规则而诞生。开发商有随意操作楼市买卖的霸权,可以哄抬房价,可以捂盘惜售,可以囤积房源,当然也可以“特供”优质房源。
真的是这样吗?
据调查发现,在武清买房先买“房票”很出名。
记者联系到一个销售公司,员工称该公司是与开发商合作的销售公司,可以买到武清区大部分新楼盘的房子。该员工说:“你问晚了,红熙郡是没有房子了,其他的楼盘还有,我带你去肯定能买到。”记者问,如果买房人在外地,是否可以先登记其他人的姓名,等签订买卖合同时再换成买房人的信息,该员工说:“可以。”
记者在网络上搜寻,远洋红熙郡的投诉不只刘先生一例,并且其他楼盘也有相关投诉。而“房票”的价格也不只5万元,最高的达到20万元。随后,记者走访了远洋红熙郡附近的中介,已经没有红熙郡的房源,问及“房票”,中介人员不愿多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武清区买房买“房票”的事情很是出名,大多在武清区买过房的人都知道。近年来,受政策、市场环境、配套建设等多重因素影响,武清区房价节节高升,“房票”中介应运而生。
记者采访远洋红熙郡项目销售负责人,“我们每次开会都会严查中介卖‘房票’的事,如果客户通过买‘房票’购买了房子,提供相应的证据,我们会通报给相关部门。”该负责人介绍,“开发商严格禁止销售公司加价购房,但不排除一些中介为了拉拢客户,营造出客户到售楼处买不到房,只能在中介买的说法。”
这不是个案
其实早在2016年时,武清区房管局就接到数次举报称,有不法中介囤积倒卖区内即将发售的新房,一张房票最高要价20万元,但这房票仅仅是个购房资格,不能抵房款。
记者采访了武清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就有卖“房票”的事。当时,武清区房管局就接到数次举报称,有不法中介囤积倒卖区内即将发售的新房,一张房票最高要价20万元,但这房票仅仅是个购房资格,不能抵房款。对于买卖“房票”的违法行为,区房管局连同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展开治理行动。
据悉,当时武清区房管局已就此发布通告,《通告》要求,开发企业应实行购买人实名制购房,对已售商品房不得擅自更改购买人。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个人不得参与各种形式的倒卖“房票”活动,违反规定将依法严查。全面治理此种行为,并派出三支行政执法队伍分头调查,一旦有结果将立即通报。
严打卖“房票”行为
该负责人说,在2017年治理中,区房管局发现过一起楼盘销售经理私自收取房款以外的费用,为购房者留房的案例。经查,情况属实,公安部门按照非领导职务受贿的罪名将其刑拘。
对于仍存在的“房票”问题,该负责人说:“区房管局将继续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违法违规行为。购房者可向区房管局提供售卖‘房票’行为的证据,相关问题一经查实,会立即依法依规查处。”
对于购房者,一旦遇到此类问题要向相关部门反映以便杜绝此类行为,其次也最好不要购买,毕竟这其中也是存在风险的,万一售卖者反悔岂不是得不偿失?
来源:天津日报及网络消息等综合整理。
政府哪有那个闲心管这个事情啊,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1_141:} 举报没p用,让备案价名存实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