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读心得: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洋眼下的《中国人的气质》
原创: 魏占玲 一本书房 洋眼下的《中国人的气质一百四十多年前,有个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上海、山东等地方传教。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生活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接触大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性格特点、民族习性等,于是在枯燥的传教之余,该传教士在一家英文报纸上发表了关于介绍中国人性格的一系列文章,居然受到在华外国人的欢迎。后因受到广泛关注,于是结集出版,在海外形成巨大影响。迄今,这部书已成为西方汉学中最重要的“奠基作”之一,并且在西方人的中国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持久而有巨大的作用。这部书就是《中国人的气质》,这个外国人就是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中文名字叫明恩溥。作者明恩溥
有趣的是,这本书翻译成中译本却在出版十多年后,由日文版本翻译而来。此后又过了三十年,才受到鲁迅、辜鸿铭等中国大家的关注。弃医从文、经历了从“医治人的身体到从文化上医治本民族的病”巨大思想转变的鲁迅先生,曾在去世前14天在《大公报》上“呐喊”推介此书,“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此名为日文版本书名,鲁迅先生应该是先看的日文版本)。鲁迅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
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奇怪的是,尽管如此,此书在中国还是“反响寥寥”。真正火起来受到国人关注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和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碰撞的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优越感和西方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误读和偏见,国人开始关注、反思国民性,进而不断地探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以期更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国富民强的发展目标,于是,这本书受到空前关注,各种译本竞相涌现。
市面上活跃的不同译本
每一种表象都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一部由外国人执笔、对中国人性格“指手划脚”、甚至有些是“揭家丑揭痛处甚至丑化”中国人的一本书在一百多年后终于受到中国人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是不是有一些某种程度上的真实和一些站得住脚的归纳,有一些有意无意的“忽略”和心痛中选择的无视,还有一种终于告别羸弱、走向复兴的正视、反思后的自信。每个人都有生命的盲区,有时候往往只关注到别人的盲区,却看不到自己。即使明恩溥自己在描摹中国人的性格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纠结和不确定。1895版《中国人的气质》中作者捕捉到的中国
他在引言中提到,“过去三十年,中国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事务中的一个因素。似乎难以掌控又仿佛难以理解。”所以他认为,对中国人性格、民族性的了解,“只有在中国的国土上,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一个人的印象不可能统计结果,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之后。他们更像是照相底片,没有任何两幅是彼此相似的,但其中的每一张都可以呈现出其余底片未能捕捉到的那部分真实。”所以,如果权当这是两张底片,国人看自身、洋眼看中国,怀着像鲁迅先生所推介的“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那样心态去读这本书的话,你就会发现,在那样一个历史语境下,作者有因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和殖民者身份等原因导致的对中国人性格偏执和错误的理解,由此促进我们找到一个更加客观和真实合理的原因去讲好今天的“中国故事”。书中“非我族类”的独特视角,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同胞们的生活、特点、气质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影像,从另一个角度打开全新的自我认知,敲响警钟,发现并改造国民性,期待民族国家有更美好的未来。1895版《中国人的气质》中作者捕捉到的中国
这本书阅读性很强,极为好读。单从目录上来看,“面子”、“节俭”、“勤劳”、“礼节”、“漠视时间”、“漠视精确”、“误解的才能”、“拐弯抹角的才能”、“灵活的固执”、“智力混沌”、“缺乏公共精神”、“保守”、“孝顺”、“忍耐和坚韧”、“知足常乐”...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描述身边故事的书,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也没有跌宕起伏千回百转的剧情变化。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作者在书中为读者徐徐打开一幅长卷,跟随作者的镜像式记录,使我们了解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诸多细节,包括当时的民俗、文化和社会风貌。让我们盘点了明恩溥笔下一百年前贫穷、积弱、备受屈辱的一代中国人和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在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正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富裕起来的一代中国人,在“气质上”有了什么变化:哪些已经荡然无存,哪些迄今依然如故,哪些已经改头换面......可以说,整个读书过程中,我表现得让周围人觉得有点“癫狂和不正常”,因为有时我会笑出声、有时会鄙夷的摇头、有时会发出“哼!”的声响、有时会沉重地叹息一声.....真的无法详尽地描绘这本书,它表达的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复杂,层层逻辑后难以评论简单表象中的是与非,有时真实的让人绝望、心痛,有时又会升腾起自豪感和信心.....这么高频的使用省略号,因为无法表述复杂的感受,那感受如夏日闷热的空气,一丝清凉飘过,也如夏日的雨突然瓢泼而下。人性本身是复杂的,人性背后的原因更是复杂的。孰优孰劣,无法言说,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哪些随着历史的发展沉降下去,哪些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浮上表面。旁观者清,《中国人的气质》给了我们一种比较的可能,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从过去和现在的角度,去反思和思考,有则改之吧。
1895版《中国人的气质》中作者捕捉到的中国
人每天都会照镜子,可以看到各个角度的自己,那个你,是你,真的是你吗?哎呀,不过一本薄薄的书,把自己快弄成哲学家了,给大家来些彩蛋吧,书,还是要自己读的。
看过此书,我才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经常有“下台”和“下不了台”的句式。明恩溥开篇第一章“面子”中做了“另类解读”。他认为中华民族极好面子,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民族”,中国人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问题不在事实,而永远在于形式。面子,是打开中国人诸多性格密码的钥匙。如他讲到,中国人日常总是做出“戏剧化举动”,如躬身下拜、双膝跪地等,这一点尤其让外国人觉得“荒唐可笑,纯属多余”。如调解纠纷,经常是“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麻烦事得到解决,就得以解脱,体面的“下了台”,反之,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失了面子。“面子”说,感同身受,包括自己,迄今仍各种荒唐着。中国为礼仪之邦,对礼仪的讲究 尤其看重。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洋眼中的“勤劳”却变成不可思议的现象,直至今天仍然是。在第七章“勤劳”中,作者从长度、广度、强度三个维度,分别描绘了“士、农、工商”等阶层夙兴夜寐、勤勉奋进的美好品质,特别提到即使中国皇帝也是如此,当西方国家的人们早上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中国皇帝已经开始上例行的早朝。西方人迷惑不解是,中国人何以这么勤劳?!并且从观察和感受中普遍发现,“中国人进行着愉快的劳动。”最后,作者由衷谈到,如果有一天“白种人和黄种人将展开一场空前激烈的竞争,那一天不可避免到来的时候,失败的将是哪一方呢?”“如果说勤劳可以致富,中国人就理应成为世界上最兴旺的民族之一。”一百年后赞老明,你说对了啊!
在描述中国人宴客的时候,我们的热情好客却被这样解读:“中国人那无休止的宴席,宴席上的菜肴之多几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中国人乐此不疲。而每位参加过这种宴会的外国人却都会感到恐怖、绝望。中国有句极为伤感的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对于落入这些场合的不幸的野蛮人(明恩溥自我调侃)来说,希望的是尽快散席。”中国人宴请的讲究是丰富的佳肴
看到第十三章“缺乏公共精神”的时候,我真的可以用“一针见面,字字诛心”来形容了。明恩溥提到中国的《诗经》中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而在当时社会“我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成为公众的普遍态度。对公共事务的漠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比比皆是,路况的拥堵、街道的占用、对公共资源的侵占等行为和现象让外国人普遍认为: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毋庸置疑,他们认为,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在重要历史关头,常常有怀着赤子之心的勇士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献身于信仰。一些无可辩驳的例证,证明中国人在具有公共精神的领袖们带领下也能够奋起做出最富有英雄气概的壮举。但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又让他们充满迷惑和不解:用于侵略的骡子是从山东买来的;天津和通州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归降敌方,允诺满足英法联军一切需求,只要自己的城市不受侵犯;为外国联军提供不可或缺的苦力活的中国人是从香港雇来的。读完这段,不仅仅是外国人,身为国人的我倍感沉重和不可思议,但那,真的是活生生的发生过。即使在危难当头大部分人选择挺身而出,但总有一些人的行为让我们感到羞愧。
这本书值得每一位中国人、每一位有识的中国人去阅读、思考。最后借用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的一句话结尾“偏见让你无法接受我,傲慢让我无法爱上你”,不由得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写一部“西方人的气质”?在这样一个性格和气质导致的碰撞与竞争的时代中,谁是最能生存的适者?一定是最能知耻后进的人!
涉读书籍《中国人的气质》作者:[美] 明恩溥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关注一本书房一同分享好物添加“小书童”进群备注“谈天说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