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区才不是桌子底下
生态生活——地震安全区才不是桌子底下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而下个月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毕业季。很多同学会选择毕业季出去游山玩水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有很多意外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我们能在脑子里有个防范意识,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做出预判,避免意外。
比如地震。
国内的地震没有什么特定的高发季节,处于地震带的地区会经常有小型地震,而对与不在地震带的很多人来说并没有接触过地震。但是每个人都要有一套量身订制的对应地震的应急措施。
关于地震逃难总有一句话“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这句话确实有依据。一般符合标准的建筑物都能对抗小震,而人对小震并不敏感,多是动物会有感觉。
大震的时候震动感是非常明显的,在强烈地震的时候人是站不稳的更别说跑了,低层的快跑还能抛出来,尤其是高层的,强烈的震动下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还有很多建筑物是有抗震等级的,在一个抗震等级低或者豆腐渣工程的建筑物里遇到地震时,往外跑会有坠物砸到自己的危险。并且要切记,高层遇到地震严禁跳楼坐电梯逃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地震逃生指南有提到过安全三角区,其实现代来说真正的安全三角区在门后。地震时把门打开,躲在门后,背靠着墙,墙与门形成夹角,可以很好的防止高空坠物。
日常可以在家中配备救生包,存储饮用水、压缩饼干等可以长期储存的食物,以及酒精、常用药等,要经常检查急救包内物品是否过期。
出门在外要知道所处地形,周边建筑,周边空地,规划逃生路线。地震时在屋外的要跑向开阔地带,不要进楼拿东西,以免余震带来的伤害。
页:
[1]